斠的基本解释
-
1.古代量谷物时平斗斛(hú)的用具。
2.校正:~订。
斠的介绍
〈动〉
量谷物时用器具使谷物与斗斛平齐。亦指刮平斗斛的器具 。引申为主持公平。
如:斠若画一(公平持正;整齐画一);斠然一概(持平一致)
校对 。
如:斠补;斠订;斠改(校改);斠理(整理);斠士(学者);斠准(校准)
斠的释意
斠jiào
⒈〈古〉量谷物时刮平斗器的用具。〈引〉平,划一~然一概(像刮板刮过一样绝对平均)。
⒉校正~补。~订。
斠的康熙字典解释
斠【卯集下】【斗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廣韻》吉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岳切《正韻》訖岳切,音覺。《說文》平斗斛也。《博雅》量也。《玉篇》今作角。
又《集韻》居效切,音敎。義同。
斠的说文解字解释
斠【卷十四】【斗部】
平斗斛也。从斗冓聲。古岳切
说文解字注
(斠)平斗斛量也。月令。角斗甬。正權槩。鄭注。角、正皆謂平之也。者、斠之叚借字。今俗謂之校。音如教。因有書校讎字作此者。音義雖近。亦大好奇矣。从斗。冓聲。古岳切。古在三部四部之入聲。
斠的古汉语解释
斠
jiào
①<名>古代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。【引】平,划一。“~然一概。”
②<动>通“校”,校正。通常用于书名,如《说文解字斠诠》。
斠的百科
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斛的用具:“今人持方木尺平量斗斛曰斗~。”

斠的英文翻译
to proofread; to collate; (old) instrument to even out the grain in a measuring vess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