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ái
部首:
五笔:HXSU
笔画:10
五行:木
unicode:67f4
gbk码:b2f1
部首笔画:4
柴的基本解释

1.柴火:木~。~草。上山打~。

2.干瘦;不松软;纤维多,不易嚼烂:这芹菜显得~。酱肘子肥而不腻,瘦而不~。

3.质量低或品质、能力差:这支笔刚用就坏,太~了。他棋下得特~。

4.姓。

柴的介绍

1. 柴 [chái]2. 柴 [zhài]

柴 [chái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此声。本义:捆束的细木小柴)

  2. 同本义

    大者可析谓之薪,小者合束谓之柴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注

   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,载燥荻枯柴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3. 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

    柴,小木散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树枳棘与薪柴。——《楚辞·愍命》。注:“枯枝为柴。”

    是时东郡烧草,以故薪柴少。——《汉书·沟洫志》

    又如:柴荆(乡里用木板、荆条编制而成的门);柴禾(木柴;柴草);木柴;劈柴;柴水(打柴汲水);柴市(木柴交易处);柴山(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)

  4. 枯枝,老木 。

    如:柴立(有如枯木的站立。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)

〈动〉

  1. 烧柴祭天。后又写作“祡”

    岁二月,东巡守,至于岱宗,柴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
    柴望秩于山川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
    柴于上帝。——《礼记·大传》

    柴而望祀山川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  2. 注:“柴,祭天告至也。”

〈形〉

  1. 〈方〉∶ 干瘦,皮包骨 。

    如:柴毁(身体衰瘦如枯柴);柴瘠(骨瘦如柴)

柴 [zhài]

〈动〉

  1. 编木维护四周

    [周武王]乃封 比干之墓,表 商容之闾,柴 箕子之门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    又如:柴护(编木围其四面,使不受破坏)

  2. 覆盖

    掘新井而柴焉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3. 阻塞;闭塞

    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,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。——《抱朴子》

    又如:柴门(杜门,闭门);柴路(堵塞道路);柴塞(堵塞)

〈名〉

  1. 通“寨”。防守的栅栏篱障

    羽( 关羽)闻之,住不渡,而结柴营。——《三国志·吴志》

    又如:柴栅(栅栏);柴楂(木栏,栅栏);柴篱(木栅栏,藩篱)

  2. 也指村墅

    其游止,有孟城坳、华子冈、文杏馆、斤竹岭、鹿柴…。——唐· 王维《辋川集序》

  3. 另见 chái

柴的解释
柴 <名> chai
(形声。从木,此声。本义:捆束的细木小柴)
同本义 [faggot]
大者可析谓之薪,小者合束谓之柴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注
乃取蒙冲斗舰十艘,载燥荻枯柴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[firewood;wood]
柴,小木散材也。--《说文》
树枳棘与薪柴。--《楚辞·愍命》。注:“枯枝为柴。”
是时东郡烧草,以故薪柴少。--《汉书·沟洫志》
又如:柴荆(乡里用木板、荆条编制而成的门);柴禾(木柴;柴草);木柴;劈柴;柴水(打柴汲水);柴市(木柴交易处);柴山(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)
枯枝,老木 [fuzz stick;old wood]。如:柴立(有如枯木的站立。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)
柴 <动>
烧柴祭天。后又写作“祡” [burn firewood and worship heaven]
岁二月,东巡守,至于岱宗,柴。--《书·舜典》
柴望秩于山川。--《书·舜典》
柴于上帝。--《礼记·大传》
柴而望祀山川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注:“柴,祭天告至也。”
柴 <形>
[方]∶ 干瘦,皮包骨 [bony]。如:柴毁(身体衰瘦如枯柴);柴瘠(骨瘦如柴)
柴 <动> zhai
编木维护四周 [fence]
[周武王]乃封比干之墓,表商容之闾,柴箕子之门。--《淮南子》
又如:柴护(编木围其四面,使不受破坏)
覆盖 [cover]
掘新井而柴焉。--《管子》
阻塞;闭塞 [stop]
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,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。--《抱朴子》
又如:柴门(杜门,闭门);柴路(堵塞道路);柴塞(堵塞)
柴 <名>
通“寨”。防守的栅栏篱障 [defending fence]
羽(关羽)闻之,住不渡,而结柴营。--《三国志·吴志》
又如:柴栅(栅栏);柴楂(木栏,栅栏);柴篱(木栅栏,藩篱)
也指村墅 [villa]
其游止,有孟城坳、华子冈、文杏馆、斤竹岭、鹿柴…。--唐·王维《辋川集序》
柴的释意
柴 chai
(形声。从木,此声。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)
同本义
大者可析谓之薪,小者合束谓之柴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注
乃取蒙冲斗舰十艘,载燥荻枯柴。--《资治通鉴》
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
柴,小木散材也。--《说文》
树枳棘与薪柴。--《楚辞·愍命》。注枯枝为柴。”
是时东郡烧草,以故薪柴少。--《汉书·沟洫志》
又如柴荆(乡里用木板、荆条编制而成的门);柴禾(木柴;柴草);木柴;劈柴;柴水(打柴汲水);柴市(木柴交易处);柴山(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)
枯枝,老木
柴 chái
①柴火干~。
②散碎的木材或树枝。
③姓。
【柴达木盆地】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、祁连山、昆仑山之间,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。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。从边缘到中部,依次为戈壁、丘陵、平原、湖泊。盆地内资
源非常丰富。
【柴扉】见【柴门】。
【柴可夫斯基】(1840-1893)俄国作曲家。一生勤奋创作,主要作品有歌剧《奥涅金》、《黑桃皇后》,舞剧《天鹅湖》、《胡桃夹子》、《睡美人》,交响诗《罗密欧与
朱丽叶》、《第四交响曲》、《第五交响曲》等。
【柴门】用散碎木材、树枝等等做成的门。旧时用以比喻穷苦人家。又作柴扉。
【柴荣】(921-959)五代时后周皇帝。即周世宗。邢州龙岗(今河北邢台西南)人。在位期间(954-959),整肃吏治,均定田赋,整顿军事,加强集权。先后南取江淮地区
十四州,北复莫、瀛、易三州。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。
【柴油机】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,比汽油机功率大而燃料费用低。
柴chái
⒈木、草等燃料木~。麦杆~。上山拣~。
柴zhài 1.编木维护四周。 2.覆盖。 3.闭塞;阻塞。 4.防守的栅栏﹑篱障。 5.营寨。 6.有篱落的村墅。
柴zì 1.积聚。
柴cī 1.见"柴池"﹑"柴虒"。
柴的更多解释
柴 chai、zhai 部首 木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柴
bavin; brushwood; firewood;
柴1
chái
(1)
(形声。从木,此声。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)
(2)
同本义 [faggot]
大者可析谓之薪,小者合束谓之柴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注
乃取蒙冲斗舰十艘,载燥荻枯柴。--《资治通鉴》
(3)
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也指作燃料的木柴[firewood;wood]
柴,小木散材也。--《说文》
树枳棘与薪柴。--《楚辞·愍命》。注枯枝为柴。”
是时东郡烧草,以故薪柴少。--《汉书·沟洫志》
(4)
又如柴荆(乡里用木板、荆条编制而成的门);柴禾(木柴;柴草);木柴;劈柴;柴水(打柴汲水);柴市(木柴交易处);柴山(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)
(5)
枯枝,老木 [fuzz stick;old wood]。如柴立(有如枯木的站立。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)
(6)
chái
(1)
烧柴祭天◇又写作祡” [burn firewood and worship heaven]
岁二月,东巡守,至于岱宗,柴。--《书·舜典》
柴望秩于山川。--《书·舜典》
柴于上帝。--《礼记·大传》
柴而望祀山川。--《礼记·王制》
(2)
注柴,祭天告至也。”
chái
[方]∶ 干瘦,皮包骨 [bony]。如柴毁(身体衰瘦如枯柴);柴瘠(骨瘦如柴)
柴草
cháicǎo
[firewood;fuel] 做燃料用的草、木;柴禾
柴达木盆地
cháidámù péndì
[caidam basin] 青海省西北部的内陆盆地,面积约 22 万平方公里。西部有许多低山和大片流动沙丘。柴达木”蒙古语即盐泽之意。盆地中央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,还有煤矿、铅锌矿和石油
柴刀
cháidāo
[firewood knife] 伐木打柴用的刀
柴火
cháihuo
[firewood;faggot] 能燃烧以提供热量的树枝、秸秆、杂草等
柴鸡
cháijī
[small-sized chicken with no hair on the legs;thin,small hen] 腿上无茸毛、雌性所生的蛋缺乏光泽的鸡
柴门
cháimén
[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] 用零碎木条木板或树枝做成的门,旧时也比喻贫苦人家
倚杖柴门外,临风听暮蝉。--唐·王维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》
柴米
cháimǐ
[rice and fuel] 烧柴与稻米
柴米夫妻
柴米油盐
cháimǐ-yóuyán
[chief daily necessities] 泛指日常生活用必需品
柴油
cháiyóu
[diesel oil] 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一种燃料油,挥发性较润滑油高,较汽油低
柴油机
cháiyóujī
[diesel engine] 用柴油做燃料的内燃机
柴2
zhài
(1)
编木维护四周 [fence]
[周武王]乃封比干之墓,表商容之闾,柴箕子之门。--《淮南子》
(2)
又如柴护(编木围其四面,使不受破坏)
(3)
覆盖 [cover]
掘新井而柴焉。--《管子》
(4)
阻塞;闭塞 [stop]
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,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。--《抱朴子》
(5)
又如柴门(杜门,闭门);柴路(堵塞道路);柴塞(堵塞)
zhài
(1)
通寨”。防守的栅栏篱障 [defending fence]
羽(关羽)闻之,住不渡,而结柴营。--《三国志·吴志》
(2)
又如柴栅(栅栏);柴楂(木栏,栅栏);柴篱(木栅栏,藩篱)
(3)
也指村墅 [villa]
其游止,有孟城坳、华子冈、文杏馆、斤竹岭、鹿柴…。--唐·王维《辋川集序》
另见 chái
chái ㄔㄞˊ
(1)
烧火用的草木~草。~火。~门。火~。木~。
(2)
烧柴祭天~于上帝”。
(3)
瘦,不松软~鸡。~心儿。
(4)
姓。
郑码iirf,u67f4,gbkb2f1
笔画数10,部首木,笔顺编号2121351234
柴的古汉语解释
chái
①<名>枯枝,木柴。
②<动>烧柴祭天。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:“辛未,幸太山,~告岱宗。”
zhài用木围护四周。【又】用柴覆盖、堵塞。【引】闭。【又】防守用的篱笆或栅栏。
zì<名>堆积的禽兽。《诗经·小雅·车攻》:“谢夫既同,助我举~。”
cī<形>参差不齐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:“~池芷虒,旋环后宫。”【柴荜】木杖。《晋书·贺循传》:“常愿弃结驷之轩轨,策~而造门。”【柴荜】柴门荜户,穷人居住之处。刘昼《刘子·荐贤》:“贤士有胫而不肯至,殆蠢材于幽岫,毁迹于~者,盖人不能自荐,未有为之举也。”【柴瘠】骨瘦如柴。《新唐书·宋室李暠传》:“居母丧,~,讫除,家人未尝见言笑。”
柴的百科
柴,汉字读作chái,一般泛指木柴,小木散材,姓氏等。另通“寨”,读作zhài,意为防守的栅栏篱障。台州方言里“柴”读作sa第四声“柴吞伐”就是欠揍了的意思。
柴的英文翻译
firewood; thin (of a person); surname Chai; lean (of mea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