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ǎo
注音:ㄗㄠˇ
部首:
五笔:GKHU
笔画:09
结构:上下
unicode:6806
gbk码:96d2
笔顺:一丨フ一丨ノ丶丶丶
栆的基本解释

◎ 同【棗】。

栆的释意
栆zao
⒈义未详。
栆的康熙字典解释

棗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〔古文〕𠂲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子皓切,音蚤。《說文》果名。《小爾雅》棘實謂之棗。《埤雅》大者棗,小者棘。于文𠀤朿爲棘,重朿爲棗,蓋棗性重喬,棘則低矣。

《儀禮·士昏禮》婦摯舅用棗栗。《疏》以早自謹飭爲義。棗,早也。栗,肅也。《聘禮》夫人勞𢷤,使下大夫勞以二竹簠兼執之以進。《註》右手執棗,左手執栗。《疏》棗美,故用右手也。

酸棗,地名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屬陳留郡。

姓,出潁川棘子成後,避仇改爲棗。◎按棗、棘字,《說文》別立朿部,今倂入。

栆的说文解字解释

棗【卷七】【朿部】

羊棗也。从重朿。子皓切

说文解字注

(棗)羊棗也。羊葢衍文。羊棗卽木部之梬。爾雅諸棗中之一。與常棗絕殊。不當專取以爲訓。葢此當云棗木也。棗樹隨地有之。盡人所識。赤心而外朿。非羊棗也。必轉寫妄改之誤。从重朿。釋木曰。槐、棘、醜喬。棘卽棗也。析言則分棗、棘。統言則曰棘。周禮。外朝九棘三槐。棘正謂棗。故注云。取其赤心而外刺。上句曰喬。故从重朿會意。子皓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栆的百科
栆拼音:zǎo部首:木,部外笔画:5,总笔画:9五笔86&98:GKHU仓颉:KLY笔顺编号:125123444四角号码:50303UniCode:CJK统一汉字U+6806
栆
栆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