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àng
注音:ㄎㄨㄤˋ
部首:
五笔:SAGG
笔画:10
五行:木
结构:左右
unicode:6846
gbk码:bff2
部首笔画:4
笔顺:一丨ノ丶一一一丨一フ
框的基本解释

1.嵌在墙上为安装门窗用的架子。

2.(~儿) 镶在器物周围起约束、支撑或保护作用的东西:镜~儿。

3.(旧读kuāng)

4.框框:这条消息被人用红笔加了个~。

5.在文字、图片的周围加上线条:把这几个字~起来。

6.约束;限制:不能~得太死。

框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匡声。本义:门窗的架子)

  2. 同本义 。

    如:门框;窗框;框子(较小的框)

  3. 棺门

    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

  4. 凡是四方的周边,今都叫框 。

    如:框廓(器物的轮廓);镜框儿

〈动〉

  1. 〈方〉∶在文字图片的周围划线 。

    如:用红笔把标题框起来

  2. 约束 。

    如:被所谓经验框住了

框的释意
框〈名〉
(形声。从木,匡声。本义门窗的架子)
同本义
棺门
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--《列子·说符》
凡是四方的周边,今都叫框
框 〈动〉
约束
框kuàng
⒈门、窗的边架门~。窗~。
⒉镶在器物外围起撑架或保护作用的东西镜~子。眼镜~儿。
⒊周围的圈子。〈喻〉原有的范围、固有的格式等突破老~ ~。
⒋加框把这幅画~起来。
⒌约束,限制~得太严了。
框的康熙字典解释

框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去王切《集韻》曲王切,𠀤音匡。《廣韻》棺門也。《類篇》𤖱門謂之框。𤖱,棺頭也。《正字通》門檔。古借用框。

框的说文解字解释

匡【卷十二】【匚部】

飲器,筥也。从匚㞷聲。筐,𠥆或从竹。去王切

说文解字注

(匡)飯器。句。小徐有也字。筥也。謂卽筥也。竹部曰。筥、䈰也。䈰一曰飯器。容五升。䈰有三義。而筥匡取此一義耳。匡不專於盛飯。故詩采卷耳以頃匡、求桑以懿匡。匡之引申叚借爲匡正。小雅。王于出征。以匡王國。傳曰。匡、正也。葢正其不正爲匡。凡小不平曰匡剌。革其匡剌亦曰匡也。詩有頃匡。謂匡之半淺半深不平者。故謂之頃。所謂匡剌也。匡剌見攷工記注。从匚。㞷聲。去王切。十部。

(筐)匩或从竹。今人亦分匡筐爲二義。

框的百科
框是形声兼会意字,木为形,匡为声。匡也表意,表示框架。框本意指门框,引申泛指各种器物的外框,也引申指加在图片和文字版面周围的线条。框旧读kuāng,现在读kuàng。
框
以框开头的词语
框在中间的词语
以框结尾的成语
框的英文翻译
fig. framework; casing; Taiwan pr.; to frame; to circle (i.e. draw a circle around sth); to restrict; template; frame (e.g. door fram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