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ㄎㄨˇ ㄏㄨˋ
部首:
五笔:SADG
笔画:12
五行:-
结构:左右
unicode:695b
gbk码:97fc
笔顺: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丨フ一
楛的基本解释
[ kǔ ]

粗劣;不坚固;不精致。

[ hù ]

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。

楛的介绍

1. 楛 [hù]2. 楛 [kǔ]

楛 [hù]

〈名〉

  1. 古书上指荆一类的植物,茎可制箭杆

  2. 另见 kǔ

楛 [kǔ]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苦声。( hù)本义:①一种树。《说文》:“楛木也。”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有楛高至于丈。”②谓器物粗劣不坚固)

  2. 粗劣的,粗制滥造的

    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
    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
    芒轫楛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
    楛耕伤稼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。注:“谓粗恶不精也。”

    又如:楛僈(粗略轻慢);楛耕伤稼(粗劣的耕种,有害于农作物的生长);楛窳(粗恶不精)

  3. 恶劣;不正当

    问楛者,勿告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〈动〉

  1. 通“枯”。枯槁 。

    如:楛死(枯死。楛,通“枯”);楛菀(枯荣。喻荣辱。楛,通“枯”)

  2. 另见 hù

楛的康熙字典解释

楛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侯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後五切,𠀤音戸。《說文》木也。《書·禹貢》惟箘簵楛,三邦底貢厥名。《註》楛中矢榦。《魯語》武王時肅愼氏貢楛矢石砮,長尺有咫。

《詩·大雅》榛楛濟濟。《陸璣·草木疏》形似荆而赤莖,似蓍。

凡器物堅好曰功,濫惡曰楛。《荀子·勸學篇》問楛者勿告也,告楛者勿問也,說楛者勿聽也。《註》康五切,音苦。《韻會》果五切。

楛的说文解字解释

楛【卷六】【木部】

木也。从木苦聲。《詩》曰:“榛楛濟濟。”侯古切

说文解字注

(楛)楛木也。大雅。榛楛濟濟。陸機曰。楛、其形似荆而赤。葉似著。上黨人蔑以爲筥箱。又屈以爲釵。按禹貢惟箘簬楛。楛不與上文杶𠏉桰相爲伍。而與箘簬爲伍。楛之用葢與箘簬同也。從木。苦聲。侯古切。五部。詩曰。榛楛濟濟。

楛的古汉语解释
kǔ<形>粗糙;不坚固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兵革窳~。”【又】<形>恶劣,不正当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问~者,勿告也。”
hù<名>一种树。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有~高至于丈。”
楛
以楛结尾的词语
楛在中间的成语
楛的英文翻译
broken utensil; (tre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