槲的基本解释
-
落叶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黄褐色,结坚果,球形,木材坚硬。树皮可制栲胶。叶子和果实可入药。
槲的介绍
〈名〉
即柞栎 。一种栎属落叶乔木,叶大,互生,阔倒卵形,粗缘,雌雄同株,花单性,雄花柔荑花序,雌花穗较短,坚果卵球形,壳斗杯状,材质坚硬,树皮及叶可作药用,分布于中国、朝鲜和日本
槲的释意
槲〈名〉
即柞栎
于中国、朝鲜和日本
槲hú落叶乔木或灌木。花单性,黄褐色,雌雄同株。果实球形,下面有碗状的壳斗。木材坚实,可供建筑、制器具等用。叶可喂柞蚕。壳斗和树皮可制栲胶或作染料,果壳可供
药用※hú
果实呈梨形的叫"匏"、"匏瓜"或"瓢葫芦",对半剖开,果壳可做舀水的瓢;果实长筒形的叫"瓠瓜",可供食用。
槲的康熙字典解释
槲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胡谷切,音斛。槲
,木名。《爾雅·釋木疏》江河閒以作柱。《本草圖經》槲木,高丈餘,與櫟相類,亦有斗。《唐·許渾·峽山寺詩》古木高生槲。則槲爲大木也。詳
字註。
又《玉篇》胡木切。義同。

槲的英文翻译
see also 槲树; Mongolian oak (Quercus dentat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