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uáng
注音:ㄎㄨㄤˊ
部首:
五笔:QTGG
笔画:07
五行:木
结构:左右
unicode:72c2
gbk码:bff1
部首笔画:3
笔顺:ノフノ一一丨一
狂的基本解释

1.精神失常;疯狂:发~。丧心病~。

2.猛烈;声势大:~风。~奔。

3.纵情地、无拘束地(多指欢乐):~喜。~欢。

4.狂妄:~言。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~。

狂的介绍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狗发疯)

  2. 同本义。也指狗发疯

    狂,狾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值狂犬之暴怒,加楚害于微躯。——三国魏· 阮籍《鸠赋》

    又如:狂犬(凶猛的狗)

  3. 引申指“人的精神失常”,“疯癫”

    狂夫瞿瞿。——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

    狂走者累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漫卷诗书喜欲狂。——唐· 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
    忽忽如狂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佯狂不知所之者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  又如:狂死(因疯疾致死);狂易(精神失常);狂惑(精神错乱;疯癫);狂徒(狂人)

  4. 狂妄 [too arrogant;stiff-necked]

    幼而狂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三年》

    其蔽也狂。——《论语》。注:“妄抵触人。”

    愈以是得狂名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又如:狂谬(狂妄荒谬);狂且(行动轻狂之人);狂乖(狂妄狡猾);狂纵(狂妄放肆);狂轻(狂妄而轻浮);狂悖(狂妄背理;猖獗);狂且(行动轻狂);狂话(狂妄的话);狂狡(狂妄狡诈);狂戾(狂妄暴戾);狂惑(狂妄昏惑)

  5. 狂放,任性放荡

    狂夫之言,圣人择之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
  6. 如:狂士(狂放的读书人);狂朋怪侣(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);狂态(狂放的态度)

  7. 凶猛

    狂风吹古月。——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

    又如:狂风毒雨(狂风暴雨)

  8. 汹涌

    挽狂澜于既倒。——韩愈《进学解》

    又如:狂涛(汹涌的波涛);狂浪(汹涌的浪涛);狂流(汹涌的水波)

〈动〉

  1. 通“诳”。欺骗

   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使子必智而寿,则世必以为狂。——《韩非子·显学》

  2. 通“往”( wǎng)。去

    我其发出狂。——《书·微子》

狂的释意
狂〈形〉
(形声。本义狗发疯)
同本义。也指狗发疯
狂,猳犬也。--《说文》
值狂犬之暴怒,加楚害于微躯。--三国魏·阮籍《鸠赋》
又如狂犬(凶猛的狗)
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”,疯癫”
狂夫瞿瞿。--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
狂走者累日。--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漫卷诗书喜欲狂。--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忽忽如狂。--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--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又如狂死(因疯疾致死);狂易(精神失常);狂惑(精神错乱;疯癫);狂徒(狂人)
狂妄
狂kuáng
⒈疯癲,精神失常疯~。癲~。发~。他是个~人。
⒉放荡,不受拘束~言。~笑。~饮。~奴故态。~妄(极端放肆,自高自大)。
⒊猛烈,强烈~风。~奔。~暴。~澜(大浪头)。
狂的康熙字典解释

狂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〔古文〕𢚇《廣韻》巨王切《集韻》渠王切,𠀤音軖。《廣韻》病也。心不能審得失之地。則謂之狂。《書·微子》我其發出狂。《疏》狂生於心,而出於外。應璩詩云:積念發狂癡,此其事也。

《書·洪範》曰狂恆風若。《疏》鄭康成以狂爲倨慢,以對不敬,故爲慢也。

《集韻》一曰躁也。《詩·鄘風》衆穉且狂。《傳》是乃衆幼穉且狂,進取一槩之義。《疏》論語云:狂者進取,仰法古例,不顧時俗,是進取一槩之義。《論語》古之狂也肆,今之狂也蕩。

《詩·鄭風》不見子都,乃見狂且。《傳》狂,狂人也。《疏》都是美好,狂是醜惡。

鳥名。《爾雅·釋鳥》狂,茅鴟。《註》今鶂鴟也。似鷹而白。《疏》茅鴟一名狂。◎按廣韻作鵟。

《爾雅·釋鳥》狂,㝱鳥。《疏》㝱鳥一名狂。《山海經》栗廣之野,有五彩之鳥,有冠,名曰狂鳥。〇按集韻作鵟。亦作𨿗

山水名。《山海經》狂山無草木,冬夏有雪,狂水出焉,西流,注于浮水。

𩇵之山,狂水出焉,西南流,注于伊水。《註》國名記云:狂水逕綸氏城,在今南陽。

《集韻》本作𤝵。《說文》狾犬也。或作𤝶𢙌

《廣韻》《正韻》渠放切《集韻》具放切,𠀤音誆。《廣韻》狂,輒爲也。

《集韻》古况切,音誑。惑也。

《集韻》局縛切,音戄。狂狂,犬走貌。

狂的说文解字解释

狂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
狾犬也。从犬㞷聲。忹,古文从心。巨王切

说文解字注

(狂)狾犬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叚借之爲人病之偁。从犬。𡉚聲。巨王切。十部。

𢚇)古文从心。按此字當从古文作。小篆變爲从犬。非也。

狂的古汉语解释
kuáng
①<动>(狗)发疯。《晋书·五行志》:“旱岁,犬多~死。”
②<动>(人)疯癫;精神失常,颠狂。《五人墓碑记》:“而又有剪发杜门,佯~不知所之者。”
③<形>狂放;放纵。李白《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》:“我本楚~人,凤歌笑孔丘。”
④<形>轻狂;轻浮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舟中估客莫漫~,小姑前年嫁彭郎。”
⑤<形>声势大而猛。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障百川而东之,回~澜于既倒。”【狂勃】狂暴。【狂简】志大而于事疏略。【狂狷】⒈激进与洁身自守。⒉泛指偏激。
狂的谜语
1.犬中之王(打一汉字)
狂的百科
狂字本义指狗发疯,出自《说文》的“狂,狾犬也。”引申指“人的精神失常”,“疯癫”,如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里“狂夫瞿瞿”。
狂
狂的英文翻译
wild; violent; m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