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的基本解释
-
1.哺乳动物,种类很多,外形略像人,身上有毛,多为灰色或褐色,有尾巴,行动灵活,好群居,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,吃果实、野菜、鸟卵和昆虫等。通称猴子。
2.乖巧;机灵(多指孩子):这孩子多~啊!
3.像猴似的蹲着:他~在台阶上嗑瓜子儿。
4.姓。
猴的介绍
〈名〉
猴子。即弥猴 。与猿同类,唯颊下有囊,可储食物,臀部有疣,短尾 。
如:猴王(猴群中的首领;特指孙悟空);猴狲(猴儿,猴子);猴巴崽子,猴儿崽子(小猴子)
比喻机灵的人 。
如:猴儿(戏称乖巧者);猴精(比喻机灵而又顽皮的人)
〈动〉
像猴子似地蹲坐 。
如:猴下身去
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
宝玉听话,便猴向 凤姐身上立刻要牌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〈形〉
〈方〉∶乖巧,机灵。多指孩子 。
如:这孩子多猴
猴的释意
猴〈名〉
猴子。即弥猴
比喻机灵的人
猴 〈动〉
像猴子似地蹲坐
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
宝玉听话,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。--《红楼梦》
猴 〈形〉
猴年马月
哼!猴年马月都听
猴hóu哺乳动物,要保护,禁止猎杀。全身有毛,灰色或褐色,颜面和耳朵无毛,有尾巴,多数有臀疣,口内两颊有储存食物的颊囊。群栖树上,吃果实、野菜、鸟卵和昆虫等
。种类很多,如猕~。金丝~等珍稀动物。
猴的康熙字典解释
猴【巳集下】【犬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溝切,音侯。《說文》本作㺅,夒也。从犬,矦聲。《廣韻》獼猴,猱也。《埤雅》猴善
,其字从侯。白虎通曰:侯,
也。楚人謂之沐猴。舊說此獸無
,以行消食。猨之德靜以緩,猴之德躁以囂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
又果名。《西京雜記》上林苑初修,羣臣各獻名果。查有三種,內有猴查。梅有七種,內有猴梅。
猴的说文解字解释
猴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夒也。从犬矦聲。乎溝切
说文解字注
(㺅)夔也。夔上當有母猴二字。夔下曰。獸也。一名母猴。爲下曰。母猴也。玃下曰。大母猴也。禺下曰。母猴屬也。夔下曰。食母猴。母猴乃此獸名。非謂牝者。沐猴、獮猴皆語之轉。字之譌也。陸佃據桺子厚之言曰。蝯靜而猴躁。其性迥殊。按許書亦猴與蝯別。析言之也。若蝯下曰禺屬。禺下曰母猴屬。毛傳曰。猱、猿屬。猱卽說文之夔字。是二者可相爲屬而非一物也。爾雅曰。猱蝯善援。謂二者一類。从犬。侯聲。乎溝切。四部。
猴的谜语
1.谈虎色变(打一动物)
2.守株待兔(打一动物)
3.人无完人(打一动物)
4.孤假虎威(打一动物)
5.一物像人又像狗,爬杆上树是能手,擅长模仿人动作,家里没有山里有。(一动物)
6.廉泉让水(打一生肖)
7.声色犬马(打一动物)
8.佛法无边(打一动物)
9.悲喜交加(打一动物)
10.高山深涧(打一动物)
11.大圣归来(打一动物)
12.妻离子散(打一动物)
13.六月去江北(打一动物)
14.手忙脚乱(打一动物)
15.梦幻西游(打一动物)
16.通天本领(打一动物)
17.水落石出(打一动物)
18.三申五令(打一动物)
19.真真假假(打一动物)
20.童心未泯(打一动物)
21.和尚念经(打一动物)
22.兵临城下(打一动物)
23.此门深似海 犹有优人去(打一字)
24.人面兽心(打一动物)
25.弃旧图新(打一动物)
26.调虎离山(打一动物)
猴的百科
在汉字为载体的生肖纪年中,猴年是很受青睐的。从唐、宋开始,传统民俗便常以猴作为吉祥、显贵、驱邪纳福的象征。比如常有画猴子骑在马背上,取言“马上封侯”的寓意;小猴骑在大猴背上,表示“辈辈封侯”;另在“九猴攀松”中,松代表永久,有长年长寿的意思。

猴的英文翻译
CL:只; monk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