玊的基本解释
-
1.有疵点的玉。
2.琢玉的工人。
3.姓。
玊的康熙字典解释
玊【午集上】【玉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0画
《正韻》玉玊二字不同。點在下畫之旁者,寶玉字也。點在中畫之旁者,須玊,許救,息六三切。玊工也。朽玊也。
又國名。
又人姓。俗書玊玉不辨。《正字通》禮六工,土金木石艸獸皆名工。琢玉者謂之玊工,猶剡木者謂之木工。因物殊名,不必別制玊字爲琢玊者之稱,讀玊爲粟齅二音也。今玉工通作玉,不作玊,益見玊爲贅文。雖載《正韻》,後世不信從也。
玊的百科
玊,拼音:sù,形声字。字从王从丶,丶亦声。“王”指“王室”、“王公贵族”。“丶”字音、义同“主”,读为“入主”、“进驻”。“王”与“丶”联合起来,且“丶”位居王字右上部,表示“在手、肘部琢玉”。释义:(1)有疵点的玉。(2)琢玉的工人。(3)姓。后汉有玊况。见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。后人以玊为姓

玊的英文翻译
jade with a blemish; person who cuts and polishes ja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