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yòng
注音:ㄩㄥˋ
部首:
五笔:ETNH
笔画:05
五行:土
结构:单一
unicode:7528
gbk码:d3c3
部首笔画:5
笔顺:ノフ一一丨
用的基本解释

1.使用:~力。~兵。公~。大材小~。

2.费用:~项。家~。

3.用处:功~。多少总会有点~。

4.需要(多用于否定式):天还很亮,不~开灯。东西都准备好了,您不~操心了。

5.吃、喝(含恭敬意):~饭。请~茶。

6.引进动作、行为所凭借的工具、手段等:~笔写字。~老眼光看人。

7.因此;因

8.(多用于书信):~特函达。

9.姓。

用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桶形。桶可用,故引申为用。本义:使用,采用)

  2. 同本义

    用,可施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用,以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
    利用为大作。——《易·益》

    五行五用哉。——《虞书》

   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。——《书·微子》

    乘其财用出入。——《周礼·宰夫》

   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。——《周礼·小司徒》

    保甲之法,起于三代丘甲。 管仲用之 齐, 子产用之 郑, 商君用之 秦, 仲长统言之 汉,而非今日之立异也。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上五事札子》

    皆不足用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用水彩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    兼用激刺。

    又用篆章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  又如:用不着(没办法);备用(准备着供随时使用);实用(实际使用);拆用(拆开使用);用功(使用功力);用长(使用长武器);用板(使用诏书);用计(使用计谋);用天因地(利用天时,顺应地利);用钱(使用钱币);用药(使用药物)

  3. 任用(委派人员担任职务)

    不用尚书郎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   用于昔日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贤能为之用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不能用也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又如:大材小用(用人不当);重用(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岗位上);叙用(任用);起用(重新起用已退职或已免职的人员);用才(任用人才);用臣(可任用之臣);用行舍藏(被任用就行其道,不被任用就退隐);用贤(任用贤人)

  4. 运用(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)

    用间有五:有因间、有内间、有反间、有死间、有生间。——《孙子·用间》

    又如:用间(运用间谍);用计铺谋(安排计谋;出谋划策);用长(运用其所长);用奇(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);用思(运用心思);用智(运用智谋)

  5. 治理;管理

    仁人之用国,将修志意,正身行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  又如:用民(治理和役使民众)

  6. 出力;效命 [put forth one's strength]

    国有事,则学民恶法,商民善化,技艺之民不用,故其国易破也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    又如:用精(专心一意)

  7. 需要

    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。—— 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

    又如:不用

  8. 吃;饮 。

    如:用茶(饮茶,喝茶);用膳(吃饭);用餐(吃饭);用烟(吸烟,抽烟)

  9. 执政;当权

    孔子用于楚,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。——《史记》

  10. 行事;行动

    经称鹏之用,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,其飞也必以怒。——明· 徐渭《赡张君序》

〈名〉

  1. 功用;功能

    小礼无所用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彼虽善事,其用不足称也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原毁》

    其用不足称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原毁》

    灵用不同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   其用有二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    又如:用头(用途)

  2. 器用;物质

    地方数千里,兵精足用,英雄乐业,当横行天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又如:用器(器物;使用器物)

  3. 费用,资财

    给其食用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    多求妄用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    兵精足用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裹物之用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   家常之用。

〈介〉

  1. 因;由

    觉见卧闻,俱用精神。——《论衡》

    又如:用逸待劳(以逸待劳);用情(以真实的感情相待)

  2. 凭,拿

    何用识夫婿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
    高蝉正用一枝鸣。——宋· 洪迈《容斋续笔》

  3. 因,因为

    必用此为务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  用甲第为国相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  用此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4. 表示结果,相当于“因而”、“于是”

    明淫于家,用殄厥也。——《书·益稷》

    又如:用是(因此)

  5. 表示目的,相当于“为了”、“为的是”

    朕及笃敬,恭承民命,用永地于新邑。——《书·盘庚下

用的释意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桶形。桶可用,故引申为用。本义使用,采用)
同本义
用,可施行也。--《说文》
用,以也。--《苍颉篇》
利用为大作。--《易·益》
五行五用哉。--《虞书》
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。--《书·微子》
乘其财用出入。--《周礼·宰夫》
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。--《周礼·小司徒》
保甲之法,起于三代丘甲。管仲用之齐,子产用之郑,商君用之秦,仲长统言之汉,而非今日之立异也。--宋·王安石《上五事札子》
皆不足用。--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用水彩。--蔡元培《图画》
兼用激刺
用yòng
⒈使人、物等发挥其功能使~。采~。应~。~心。~水。~机器人做工。
⒉功能,效果~途。功~。效~。有~。
⒊需要不~担心。你不做,还~你干啥。
⒋化费~钱。费~。零~。
⒌吃、喝的婉词~餐。请~茶。
⒍因,因此~此。~特函达。
⒎以儒者~文乱法。
①当权。
②行事。
①居心。
②企图。
①打仗。
②指挥作战。
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~兵如神。
用的康熙字典解释

用【午集上】【用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0画

〔古文〕𤰆𠛁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余頌切,容去聲。《說文》可施行也。《易·乾卦》初九,潛龍勿用。《疏》唯宜潛藏,勿可施用。《書·臯陶謨》天討有罪,五𠛬五用哉。

《廣韻》使也。《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》惟楚有材,晉實用之。《杜甫詩》古來才大難爲用。

功用。《易·繫辭》顯諸仁,藏諸用。《疏》謂潛藏功用,不使物知,是藏諸用也。《論語》禮之用,和爲貴。

貨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正德利用厚生。《疏》謂在上節儉,不爲糜費,以利而用,使財物殷阜。《禮·王制》冢宰制國用,必於歲之杪,五穀皆入,然後制國用。

以也。《詩·小雅》謀夫孔多,是用不集。《古樂府》何用識夫壻,白馬從驪駒。

庸也。《論語》則四方之民,襁負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。

《增韻》器用也。《書·微子》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。《傳》器實曰用。《左傳·襄二十五年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。

《廣韻》通也。

姓。漢有用蚪,爲高唐令。

《韻補》叶餘封切,音容。《詩·小雅》謀臧不從,不臧覆用。《陸賈新語》大化絕而不通,道德施而不用。《又》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,仆則爲萬世之用。

《六書正譌》周伯琦曰:用,古鏞字,鐘也。古㱁識,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,後人借爲施用字。

用的说文解字解释

用【卷三】【用部】

可施行也。从卜从中。衞宏說。凡用之屬皆从用。𤰆,古文用。余訟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卜中乃可用也。

说文解字注

(用)可施行也。从⺊中。衞宏說。⺊中則可施行。故取以會意。余訟切。九部。凡用之屬皆从用。

𠂦)古文用。

用的古汉语解释
yòng
①<动>使用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:“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~心也。”
②<动>任用。《涉江》:“忠不必~兮,贤不必以。”
③<动>效力。《陈涉世家》:“吴广素爱人,士卒多为~者。”
④<动>需要,多用于否定。《木兰诗》:“木兰不~尚书郎。”
⑤<名>才能。《原毁》:“彼虽善是,其~不足称也。”
⑥<名>资财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强本而节~。”
⑦<名>用处;作用。《赵威后问齐使》:“此率民出于无~者,何至今不杀乎。”
⑧<介>根据;凭。《陌上桑》:“何~识夫婿。”
⑨<介>因为;由于。《劝学》:“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,~心躁也。”
⑩<介>在。《采草药》:“古法采草药多~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当。”【用事】⒈行事。旧时多指祭祀之事。⒉掌权;管事。⒊引用典故。【用武】⒈使用武力。⒉施展才能。
用的谜语
1.半角(打一字)
2.月亮被一分为二了(打一字)
3.一月又一月(打一汉字)
4.甩掉尾巴(打一汉字)
用的百科
用,yong,从卜从中。可施行也。〈动〉(1)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桶形。桶可用,故引申为用。本义:使用,采用。(2)同本义[use;employ]用,可施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最常见的用法是动词和名词,作动词时可以表示使用,利用,作名词时则一般表示用品。
用
用的英文翻译
to employ; hence; usefulness; expense or outlay; to use; to have to; to eat or drink; theref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