疋的基本解释
-
同“匹”。
-
古同“雅”,《尔雅》亦作《尔疋》。
-
脚。
疋的释意
同雅”
疋pǐ量词两~马。三~布。
疋shū 1.足。
疋yǎ 1.纯正的﹑合乎规范的。 2.素常;向来。
疋的康熙字典解释
疋【午集上】【疋部】 康熙筆画:5画,部外筆画:0画
《唐韻》所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山於切《正韻》山徂切,音蔬。《說文》足也。弟子職,問疋何止。
又《集韻》寫與切,音胥。
又所據切,音絮。義同。
又《廣韻》疎舉切《集韻》爽阻切,音所。記也。
又《廣韻》五下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語下切,音雅。正也。古文爲詩大雅字。《晉書·南陽王模傳》安定太守賈疋。
又《五音集韻》譬吉切,音匹。《小爾雅》倍兩謂之疋。二丈爲兩,倍兩四丈也。《韻會》按古文大小雅,爾雅,字本作疋,今文皆作雅,而疋字但音匹矣。
又《集韻》足,古作疋。註詳部首。
疋的说文解字解释
疋【卷二】【疋部】
足也。上象腓腸,下从止。《弟子職》曰:“問疋何止。”古文以爲《詩•大疋》字。亦以爲足字。或曰胥字。一曰疋,記也。凡疋之屬皆从疋。所菹切
说文解字注
(疋)足也。上象腓腸。肉部曰。腨、腓腸也。下从止。止、下基也。弟子職曰。弟子職、管子書篇名。漢藝文志以列於孝經十一家。是其單行久矣。問疋何止。謂問尊長之臥。足當在何方也。內則曰。將衽。長者奉席。請何止。止一作趾。足也。古文㠯爲詩大雅字。雅各本作疋。誤。此謂古文叚借疋爲雅字。古音同在五部也。亦㠯爲足字。此則以形相似而叚借。變例也。或曰胥字。此亦謂同音叚借。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。一曰疋記也。記下云疋也。是爲轉注。後代改疋爲疏耳。疋疏古今字。此與足也別一義。凡疋之屬皆从疋。所菹切。五部。
疋的百科
疋是一个汉字,有三个读音:shū,yǎ,pǐ。疋pǐㄆㄧˇ,同“匹”。1相当,相配。2量词。用于计量整卷的绸布或用于计量马、骡等。疋yǎㄧㄚˇ,1正。后作“雅”,《尔雅》亦作《尔疋》。2平素,向来。后作“雅”。3待。疋shūㄕㄨ,1脚。2疏记。后作“疏”。3小吏。后作“胥”。

疋在中间的词语
疋的英文翻译
variant of 匹; variant of 雅; classifier for cloth:bo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