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ìng
注音:ㄅ一ㄥˋ
部首:
五笔:UUG
笔画:10
结构:左右
unicode:7add
gbk码:b870
叠字:二叠字
笔顺:丶一丶ノ一丶一丶ノ一
竝的基本解释

同“并”。

竝的释意
竝wù 1.睡醒。
竝的康熙字典解释

竝【午集下】【立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蒲迥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部迥切,𠀤音倂。《類篇》倂也,比也,皆也,偕也。《書·立政》以竝受此丕丕基。《詩·齊風》竝驅從兩肩兮。《禮·禮運》聖人參於天地,竝於鬼神。

《類篇》蒲浪切,傍去聲。近也。《晉書·百官志》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,散騎竝乘輿車。

連也。《史記·大宛傳》竝南山。《前漢·郊祀志》北竝勃海。

《類篇》部滿切,讀如伴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牂柯郡屬縣。《註》竝,音伴。亦作並。

竝的说文解字解释

竝【卷十】【竝部】

併也。从二立。凡竝之屬皆从竝。蒲迥切

说文解字注

(竝)併也。人部併下曰。竝也。二篆爲轉注。鄭注禮經古文竝今文多作併。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。古書亦多用爲傍字者。傍、附也。从二立。蒲迥切。十一部。凡竝之屬皆从竝。

竝的百科
“竝”字读音为“bìng”,是通假字,同“并”,并列的意思,现在已不常用。
竝
以竝开头的词语
竝的英文翻译
variant of 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