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ié
注音:ㄐ一ㄝˊ
部首:
五笔:UJQN
笔画:14
五行:木
结构:左右
unicode:7aed
gbk码:bddf
部首笔画:5
笔顺: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
竭的基本解释

1.尽:~力。力~声嘶。取之不尽,用之不~。

2.干涸:枯~。山崩川~。

3.姓。

竭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立,曷声。本义:背举;用肩背负)

  2. 同本义

    五行之动,迭相竭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犹负戴也。”

  3. 干涸;枯竭

    伊洛竭而夏亡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涸也。”

    渊泉不能竭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》

    竭泽而渔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经》

    又如:竭涸(干涸无水);枯竭(水源干涸)

  4. 穷尽

    再而衰,三而竭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   彼竭我盈。

    庶竭驽钝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竭其庐之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 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   人道竭矣。——《礼记·大传》。注:“尽也。”

    齐明而不竭。——《荀子·脩身》。注:“不穷也。”

    又如:耗竭(消耗净尽);竭蹶(资产匮乏);竭志殚力(用尽了意志和力量);竭诚尽瘁(尽心尽力)

  5. 亡;失去

    唇竭则齿寒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6. 败坏;毁灭

    且律竭先,盈而以竭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败也。”

    耳目淫则竭。——《淮南子》。高诱注:“竭,灭也”。

〈副〉

  1. 悉;全

    诸侯之病竭至,以待桓公。——《管子·大匡》

    又如:竭绝(完全;到底)

竭的释意
(形声。从立,曷声。本义背举;用肩背负)
同本义
五行之动,迭相竭也。--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犹负戴也。”
干涸;枯竭
伊洛竭而夏亡。--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涸也。”
渊泉不能竭。--《淮南子·说林》
竭泽而渔。--《淮南子·本经》
又如竭涸(干涸无水);枯竭(水源干涸)
穷尽
再而衰,三而竭。--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彼竭我盈。
庶竭驽钝。--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竭其庐之入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于是众人竭力挠之。--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竭jié
⒈尽,完~泽而渔。~尽全力。~诚服务。万世不~。
⒉干涸水~不流。
竭的康熙字典解释

竭【午集下】【立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廣韻》渠列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巨列切,𠀤音傑。盡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不盡人之歡,不竭人之忠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神大用則竭。

《說文》負舉也。《禮·禮運》五行之運,迭相竭也。《註》竭猶負戴也。言五行運轉,更相爲始。

《玉篇》敗也。《左傳·莊十年》曹劌曰: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

叶去例切。《妻誄柳下惠文》夫子之不竭兮,三黜終不弊兮,豈弟君子,永能厲兮。

竭的说文解字解释

竭【卷十】【立部】

負舉也。从立曷聲。渠列切

说文解字注

(竭)負舉也。凡手不能舉者、負而舉之。禮運。五行之動。迭相竭也。注。竭猶負戴也。豕部曰。竭其尾。李尤翰林論云。木氏海賦。壯則壯矣。然首尾負竭。狀若文章。亦將由未成而然也。从立。曷聲。渠列切。十五部。

竭的古汉语解释
jié
①<动>完尽;完了。《曹刿论战》:“彼~我盈,故克之。”
②<动>竭尽;用尽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敢~鄙怀,恭疏短引。”
③<副>全;都。《管子·大匡》:“诸侯之兵~至,以待桓公。”
④<动>枯竭;干涸。《苦斋记》:“吾闻井以甘~,李以苦存。”【引】<动使动>使……枯竭;使……干涸。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:“~泽而渔,岂不获得,而明年无鱼。”
竭的百科
竭(形声。字从立,从曷,曷亦声。“曷”意为“胸部”、“胸部起伏”。“立”指“站起来”。“立”与“曷”联合起来表示“身负重物站立起来”。本义:举重、负重。引申义:用力到达极限。说明:本字用同“极”、“尽”。)
竭
竭在中间的词语
竭的英文翻译
to exhau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