筚的基本解释
-
篱笆; 用荆条、树枝、竹子等编成的遮拦物: 蓬门~户。
筚的介绍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竹,毕声。本义:用竹子编成的篱笆)
同本义
筚,藩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筚,篱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筚门圭窦之人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。注:“柴门也。”
又如:筚门(荆竹编成的门。又称柴门。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);筚路(柴车。多以荆竹编织,简陋无饰)
泛指用竹子、荆条等织成的器物 [wicker-work]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——《左传》
筚的释意
筚
(形声。从竹,毕声。本义用竹子编成的篱笆)
同本义
筚,藩落也。--《说文》
筚,篱也。--《广雅》
筚门圭窦之人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。注柴门也。”
又如筚门(荆竹编成的门。又称柴门。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);筚路(柴车。多以荆竹编织,简陋无饰)
泛指用竹子、荆条等织成的器物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--《左传》
筚路蓝缕
筚路蓝缕,以启山林。--《左传》
筚门圭窦
筚 bì用荆条等编织的篱笆或其它遮挡物。
【筚路蓝缕】驾驶柴车,穿着破烂衣服。形容创业的艰难。筚路柴车。蓝缕破衣服。
筚的康熙字典解释
篳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《廣韻》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壁吉切,
音畢。《說文》籓落也。《禮·儒行》篳門圭窬。《註》篳門,荆竹織門也。
又柴車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篳路藍縷,以啓山林。《註》篳路,柴車。
又《集韻》必至切,音畀。義同。《集韻》通作蓽。
筚的说文解字解释
篳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藩落也。从竹畢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篳門圭窬。”卑吉切
说文解字注
(篳)藩落也。藩落猶俗云籬落也。篳之言蔽也。从竹。畢聲。卑吉切。十二部。春秋傳曰。篳門圭窬。見襄十年左傳。杜曰。篳門、柴門。廣韵曰。織荆門也。
筚的古汉语解释
筚
bì<名>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遮拦物。陶渊明《止酒》:“坐止高荫下,步止~门里。”
筚的百科
筚,傣族、黎族和克木人单簧气鸣乐器。因流行地区的不同,傣语又称筚姑、筚咪、筚朗、筚鹿、筚内、筚林当和筚端相等。克木语称筚等。

以筚结尾的词语
筚的英文翻译
wick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