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póu
注音:ㄆㄡˊ ㄅㄨˋ ㄈㄨˊ ㄆㄨˊ
部首:
五笔:TUKF
笔画:14
结构:上下
unicode:7b81
gbk码:b972
笔顺:ノ一丶ノ一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
箁的基本解释
[ póu ]

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,即笋壳。

[ bù ]

竹叶。

[ fú ]

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

[ pú ]

〔~箷〕小竹网。亦作“蒲箷”。

箁的释意
箁póu 1.竹皮,即笋壳。
箁的康熙字典解释

箁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廣韻》薄侯切《集韻》蒲侯切,𠀤音裒。竹箬也。

《集韻》蒲口切,音瓿。竹葉也。

《集韻》房尤切,音浮。竹名。

《集韻》蓬逋切,音蒲。䈬箷,小竹網。或作箁。

箁的说文解字解释

箁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
竹箬也。从竹咅聲。薄侯切

说文解字注

(箁)竹箬也。从竹。咅聲。薄侯切。四部。

箁的百科
◎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,即笋壳。
箁
以箁开头的词语
箁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