篦的基本解释
-
1.篦子,梳发用具,中间有梁儿,两侧有密齿。
2.用篦子梳:~头。
篦的介绍
〈名〉
齿密的梳头工具 [fine-toothed comb]
发短不胜篦。——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
又如:篦箕(篦梳);篦梳(栉发用具);篦头铺(理发店);篦头待诏(梳头师傅)
〈动〉
用篦子梳发 [comb with fine-toothed comb]
贼如梳,军如篦。——《明史·洪钟传》
又如:篦头
篦的释意
篦
齿密的梳头工具
发短不胜篦。--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
又如篦箕(篦梳);篦梳(栉发用具);篦头铺(理发店);篦头待诏(梳头师傅)
篦
用篦子梳发
贼如梳,军如篦。--《明史·洪钟传》
又如篦头
篦子
篦bì 1.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。亦指用篦梳头,剔除发垢。 2.同"鎞"。古时医生用以治眼病的器械。 3.古代旌旗上的一种饰物。
篦pí 1.捕虾竹器。 2.泛指筐篓之类。 3.打人的刑具。 4.指植物的茎叶。
篦的康熙字典解释
篦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廣韻》邊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邊迷切,音蓖。釵篦。
又竹器。
又《說文》導也。今俗謂之篦。《廣韻》眉篦。
又《集韻》頻脂切。同笓,取鰕具也。
篦的说文解字解释
篦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導也。今俗謂之篦。从竹聲。邊兮切
说文解字注
(枇)枇杷木也。四字句。從木。比聲。房脂切。十五部。
篦的百科
一种密齿梳,亦称篦栉、篦子、篦梳。篦是古时一种篦污去痒的理发工具。相传制篦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陈七子,因罪入狱。在狱中,陈七子头上生了虱子。陈七子将用刑用的竹板制成最初的篦,用来清除头上的发垢和虱子。明代对理发师傅的称呼为“篦头师傅”,篦也可当作发饰插于发髻上。

篦在中间的词语
篦在中间的成语
篦的英文翻译
fine-toothed comb; to com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