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uáng
注音:ㄏㄨㄤˊ
部首:
五笔:TAMW
笔画:17
五行:木
结构:上下
unicode:7c27
gbk码:bbc9
部首笔画:6
笔顺: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丨一ノ丶
簧的基本解释

1.乐器里用为振动发声的薄片:笙~。风琴~片。

2.器物上有弹力的机件:弹~。锁~。

簧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竹,黄声。本义: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)

  2. 同本义

    簧,笙中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并坐鼓簧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车邻》

    调竽笙竾簧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愿假簧以舒忧兮。——《楚辞·忧苦》

    又如:簧言(簧片振鸣。比喻动听的乐声;欺人的谎言);簧口(如簧之口。多借指馋言);簧口利舌(形容善于言辞,多含贬义)

  3. 弹簧圈 。

    如:弹簧;表簧;闹钟的簧断了

  4. 笙,竽 [sheng,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]

    簧,笙、竽皆谓之簧。——《正字通》

    左执簧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扬之水》

  5. 动听的语言

    巧言如簧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
    使天下簧鼓,以奉不及之法。——《庄子·骈拇》

    又如:簧言(谎言);簧鼓(蛊惑;煽动);簧惑(比喻以巧言迷惑人);簧诱(用巧言诱惑欺骗)

簧的释意
(形声。从竹,黄声。本义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)
同本义
簧,笙中簧也。--《说文》
并坐鼓簧。--《诗·秦风·车邻》
调竽笙竾簧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
愿假簧以舒忧兮。--《楚辞·忧苦》
又如簧言(簧片振鸣。比喻动听的乐声;欺人的谎言);簧口(如簧之口。多借指馋言);簧口利舌(形容善于言辞,多含贬义)
弹簧圈
笙,竽
簧,笙、竽皆谓之簧。--《正字通》
左执簧。--《诗·王风·扬之水》
动听的语言
巧言如簧。╠
簧huáng
⒈乐器里发声的薄叶片,用竹、铜等制成~乐器。笙~。
⒉器物上有弹力的机件弹~秤。锁~。
簧的康熙字典解释

簧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2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胡光切,音黃。《說文》笙中簧也。古者女媧作簧。《釋名》簧,橫也。於管頭橫施于中也,以竹鐵作于口,橫鼓之也。《詩·王風》君子陽陽,左執簧。《疏》簧者,笙管之中金薄鑠也。《禮·明堂位》女媧之笙簧。《月令》仲夏之月,命樂師調竽笙竾簧。

以言惑人謂之簧鼓。《詩·小雅》巧言如簧。《疏》如笙中之簧,聲相應和。《蔡邕賦》思在口而爲簧。

步搖也。《急就篇》冠幘籫簧結髮紐。《師古註》簧,卽步搖也。

簧的说文解字解释

簧【卷五】【竹部】

笙中簧也。从竹黃聲。古者女媧作簧。戶光切

说文解字注

(簧)笙中簧也。小雅。吹笙𡔷簧。傳曰。簧笙簧也。吹笙則簧𡔷矣。按經有單言簧者、謂笙也。王風左執簧傳曰。簧、笙也是也。从竹。黃聲。戸光切。十部。古者女媧作簧。葢出世本作篇。明堂位曰。女媧之笙簧。按笙與簧同器。不嫌二人作者。簧之用廣。或先作簧而後施於笙竽。未可知也。

簧的谜语
1.笔端由缘共此心(打一汉字)
簧的百科
基本信息簧huáng[本字]簧[简体笔画]17[部首]竹[繁体]簧[繁体笔画]18[五行]木郑码:MEKO,U:7C27,GBK:BBC9笔画数:17,部首:竹,笔顺编号:31431412212512134
簧
以簧开头的成语
簧在中间的成语
簧的英文翻译
metallic reed; spring of l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