簸的基本解释
-
〔簸箕〕用来簸粮食或撮垃圾等的一种器具。用竹篾、柳条、铁皮、塑料等制成。
-
用簸(bò)箕上下颠动,扬去粮食中的糠秕、尘土等杂物。
簸的介绍
- 簸 [bò]
另见 bǒ
- 簸 [bǒ]
〈动〉
(形声。从箕,皮声。本义: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,扬去糠粃尘土等物)
同本义
簸,扬米去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又如:簸秕,簸扬糠秕(扬米去糠,糠在米上);簸箩(盛物的竹筐)
摇动;颠动
宫殿摆簸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:颠簸;簸行(摇摆不定的步行)
另见 bò
簸的释意
簸
(形声。从箕,皮声。本义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,扬去糠粃尘土等物)
同本义
簸,扬米去糠也。--《说文》
维南有箕,不可以簸扬。--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或舂或揄,或簸或蹂。--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又如簸秕,簸扬糠秕(扬米去糠,糠在米上);簸箩(盛物的竹筐)
摇动;颠动
宫殿摆簸。--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又如颠簸;簸行(亿不定的步行)
簸荡
船簸荡得很厉害
簸动
车子簸动得太厉害,坐着很不舒服
簸动
簸 bǒ用簸箕(盛粮食等)上下颠动,扬去粮食等中的糠秕、尘土等。又见bò。
【簸荡】颠簸摇荡。
簸 bò又见bǒ。
【簸箕】
①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器具,也有用铁皮制成的。
②簸箕形的指纹。卜·bo用于萝卜。又见bǔ。
簸的康熙字典解释
簸【未集上】【竹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補火切《韻會》杜果切《正韻》烏果切,音駊。《說文》揚米去糠也。《詩·大雅》或簸或蹂。
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補過切,音播。義同。
簸的说文解字解释
簸【卷五】【箕部】
揚米去糠也。从箕皮聲。布火切文二重五
说文解字注
(簸)揚米去也。與播布之義相近。从箕。皮聲。布火切。十七部。
簸的百科
簸,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器具,也有用铁皮制成的。

簸在中间的词语
簸的英文翻译
to toss; see 簸箕; to winno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