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ㄏㄨ ㄏㄨˊ ㄏㄨˋ
部首:
五笔:ODEG
笔画:15
五行:土
结构:左中右
unicode:7cca
gbk码:bafd
部首笔画:6
笔顺:丶ノ一丨ノ丶一丨丨フ一ノフ一一
糊的基本解释
[ hú ]

1.用黏性物把纸、布等粘起来或粘在别的器物上:~信封。~墙。~顶棚。~风筝。

2.同“煳”。

3.粥类食品。

[ hū ]

用较浓的糊状物涂抹缝子、窟窿或平面:用灰把墙缝~上。往墙上~了一层泥。

[ hù ]

样子像粥的食物:面~。芝麻~。辣椒~。

糊的介绍

1. 糊 [hù]2. 糊 [hú]3. 糊 [hū]

糊 [hù]

〈名〉

  1. 像稠粥一样的食物 。

    如:辣椒糊;面糊;糨糊。口语中多念轻声

〈动〉

  1. 敷衍。弥缝缺失 。

    如:糊弄(将就)

  2. 蒙混 。

    如:糊弄(欺骗;蒙混);你别糊人

  3. 另见 hū;hú

糊 [hú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米,胡声。本义:同“餬”。稠粥) 同本义

    日用面一斗为糊,以供缄封。——唐· 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引《宣武盛事》

〈动〉

  1. 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 。

    如:糊刷(裱糊上所用的鬃质扁形刷子);糊纸(用纸沾贴上去);糊裱(用纸等糊窗户、墙壁、顶棚等)

  2. 用粥填塞。比喻勉强维持生活

    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,来秋或复不熟,将如之何?——《魏书》

〈形〉

  1. 同“煳”。食品、衣物等经火变得黄黑发焦 。

    如:糊饭;馒头烤糊了

  2. 不清楚,不明事理 。

    如:糊突(指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);糊突突(一塌糊涂);糊涂桶(糊突虫。骂人话)

  3. 另见 hù;hū

糊 [hū]

〈动〉

  1. 涂抹 。

    如:糊墙缝;糊窟窿;糊上一层泥

  2. 泛指遮掩 。

    如:糊弄(胡扯瞎弄,草草了事)

    词缀

  3. ∶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。

    如:黑糊糊,粘糊糊

  4. 另见 hú;hù

糊的释意
糊 〈动〉
涂抹
泛指遮掩
词缀
∶叠用在形容词后加重程度。如黑糊糊,粘糊糊
(形声。从米,胡声。本义同餬”。稠粥) 同本义
日用面一斗为糊,以供缄封。--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引《宣武盛事》
糊 〈动〉
用浆糊或用别的粘剂粘合
用粥填塞。比喻勉强维持生活
糊hū涂抹或填补~墙。~裂缝。
糊hú
⒈粘合用的稠汁浆~。
⒉粘合,裱贴~窗户。~纸盒。裱~字画。
⒊不明晰,不明事理模~。~涂。
⒋烧焦饭~了。
⒌粥类玉米~。大米~。
⒈像粥那样的食物芝麻~。
①敷衍,不认真做事~弄,太不负责。
②欺骗,蒙混他在~弄人。
糊的康熙字典解释

糊【未集上】【米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廣韻》戸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洪孤切,𠀤音胡。《說文》黏也。

《篇海》煑米及麫爲粥。《宋正考父鼎銘》饘于是,粥于是,以糊余口。

模糊,漫貌。《杜甫詩》駞背錦模糊。

《字彙補》許骨切,音忽。《金壷字考》糊塗,音忽突。《說文》本作𪏻。或作䊀。《集韻》或作𩰯。亦作𪍒𪐉

作䉿、𪏹

糊的谜语
1.东楼少女去西湖(打一字)
糊的百科
涂抹或粘合使封闭起来,形声。从米,胡声。本义同“餬”。稠粥:日用面一斗为糊,以供缄封。
糊
以糊开头的成语
糊的英文翻译
variant of 糊; muddled; scorched; making a living; congee; paste; cre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