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ㄇ一ˊ
部首:
五笔:YSSI
笔画:17
五行:金
结构:左上包围
unicode:7e3b
gbk码:f7e3
部首笔画:6
笔顺: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フフ丶丨ノ丶
縻的基本解释

拴;捆:羁~(笼络)。

縻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糸( mì),麻声。本义:牛缰绳) 同本义

    縻,牛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縻,牛缰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
    马曰羁,牛曰縻。——应劭《汉官仪》

    羁縻勿绝。——《史记·史马相如传》

    叟揽縻而对。——刘禹锡《叹牛》

    又如:揽縻(拉着牛鼻绳);縻粃(牵牛的缰绳);縻绠(牵引的绳子)

〈动〉

  1. 束缚,拘束

    是谓縻举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    辞言无所系縻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难》

    又如:羁縻(牵制;笼络);縻系(拘禁;捆缚;牵制);縻职(被职务牵制束缚);縻絷(拘禁);縻络(拘囚);縻军(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)

  2. 消耗,通“靡”

    坐縻廪粟。——明· 刘基《卖柑者言》

    又如:縻费(耗费;浪费)

  3. 碎烂 。

    如:縻漫(指畦堰损碎浸漫);縻烂(犹靡烂)

縻的释意
(形声。从糸,麻声。本义牛缰绳) 同本义
縻,牛辔也。--《说文》
縻,牛缰也。--《苍颉篇》
马曰羁,牛曰縻。--应劭《汉官仪》
羁縻勿绝。--《史记·史马相如传》
叟揽縻而对。--刘禹锡《叹牛》
又如揽縻(拉着牛鼻绳);縻粃(牵牛的缰绳);縻绠(牵引的绳子)
束缚,拘束
是谓縻举。--《孙子·谋攻》
辞言无所系縻。--《韩非子·说难》
又如羁縻(牵制;笼络);縻系(拘禁;捆缚;牵制);縻职(被职务牵制束缚);縻絷(拘禁);縻络(拘囚);縻军(指受牵制而不能灵活机动的军队)
消耗,通靡”
縻mí
⒈系牛的绳子。
⒉系,捆,拴羁~(〈喻〉牵制,笼络)。
⒊牵制,束缚~军。
縻的康熙字典解释

縻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集韻》旻悲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忙皮切,𠀤音眉。《說文》牛轡也。或从多作𥿫。《類篇》一曰繫也。《前漢·匈奴傳》羈縻不絕。

《集韻》麋寄切。義同。

與靡同。《易·中孚》吾與爾靡之。《釋文》靡,本又作縻。同散也。亦作䌕。

縻的说文解字解释

縻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
牛轡也。从糸麻聲。𥿫,縻或从多。靡爲切

说文解字注

(縻)牛𦆕也。𦆕本馬𦆕也。大車駕牛者則曰牛𦆕。是爲縻。潘岳賦曰。洪縻在手。凡言羈縻勿絕、謂如馬牛然也。从糸。麻聲。靡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𥿫)縻或从多。多聲、麻聲同十七部。

縻的古汉语解释
①<名>系牛的绳子。刘禹锡《叹牛》:“叟揽~而对。”
②<动>牵制;束缚。《谋攻》:“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,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,是谓~军。”
③<动>拘禁;拘留。《<指南录>后序》:“予羁~不得还,国事遂不可收拾。”
④<动>通“靡”。浪费;耗费。《卖柑者言》:“坐~廪粟而不知耻。”【縻军】⒈牵制军队。⒉统领军队。
縻的百科
縻,读作:mí。汉字基本字义是指牛缰线。也有捆,拴的意思,如:羁縻(a.束缚;b.笼络使不生异心)。
縻
縻在中间的词语
縻在中间的成语
縻的英文翻译
to tie u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