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òu
注音:ㄓㄡˋ
部首:
五笔:XFY
笔画:06
五行:火
结构:左右
unicode:7ea3
gbk码:e6fb
部首笔画:3
繁体:
笔顺:フフ一一丨丶
纣的基本解释

1.后鞧(qiū):~棍(系在驴、马等尾下的横木)。

2.商朝最后一个君主,是和夏桀齐名的暴君。原称帝辛,对中国古代的统一和各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过一定贡献。但他多次发动掠夺战争,残酷压迫人民,不断激起奴隶、平民的反抗。在商、周最后一次战争中,战败自焚。

纣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驾车马后部的革带

    纣,马緧也。从糸,肘省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车纣,自关而东, 周、 洛、 韩、 汝、 颍而东谓之鞧,或谓之曲绹,或谓之曲纶;自 关而西谓之纣。—— 扬雄《方言》

  2. 商代最末的君主名,史称纣王[name of tyrant ,last emperor of Shang Dyn.]。历史上有名的暴君

    桀纣贵为天子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。注:“贱仁多累曰纣。”

    残义损善曰纣。——蔡邕《独断》

    以同言楚威王于侧纣之间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纣的释意
驾车马后部的革带
纣,马緧也。从糸,肘省声。--《说文》
车纣,自关而东,周、洛、韩、汝、颍而东谓之韌,或谓之曲绹,或谓之曲纶;自关而西谓之纣。--扬雄《方言》
商代最末的君主名,史称纣王
桀纣贵为天子。--《吕氏春秋·功名》。注贱仁多累曰纣。”
残义损善曰纣。--蔡邕《独断》
以同言楚威王于侧纣之间。--《战国策·秦策》
纣zhòu
⒈驾车时系在牲口后的皮带子。
⒉〈古〉人名。商朝末代君主。
纣的康熙字典解释

紂【未集中】【糸部】 康熙筆画:9画,部外筆画:3画

《廣韻》除柳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丈九切,𠀤音䈙。《說文》馬繒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䋺車紂,自關而西謂之紂。《廣韻》俗作𩋰

《史記·殷本紀》帝辛,天下謂之紂。《註》《諡法》殘忍捐義曰紂。

纣的说文解字解释

紂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

馬緧也。从糸,肘省聲。除柳切

说文解字注

(紂)馬緧也。方言曰。車紂、自關而車、周洛韓鄭汝潁而車謂之䋺。或謂之曲綯。或謂之曲綸。自關而西謂之紂。从糸。肘省聲。除桺切。三部。

纣的古汉语解释
zhòu
①<名>商朝末代君主,相传是暴君。成语有“助纣为虐”。
②<名>马鞦,即马后带。《方言》:“车~,自关而东、周洛韩郑汝颍而东谓之鞦。”
纣
以纣开头的词语
以纣结尾的词语
纣在中间的成语
纣的英文翻译
saddle crupper (harness strap on horse's back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