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ㄅㄚ
部首:
五笔:UDCN
笔画:10
结构:左右
unicode:7f93
gbk码:c16a
笔顺:丶ノ一一一ノフ丨一フ
羓的基本解释

干肉。

羓的释意
羓 fú
⒈〈古〉指捕鸟的网。
【羓羜】见"罘"。
羓的康熙字典解释

羓【未集中】【羊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邦加切,音巴。腊屬。《韻會小補》通作豝。

羓的说文解字解释

豝【卷九】【豕部】

牝豕也。从豕巴聲。一曰一歲,能相把拏也。《詩》曰:“一發五豝。”伯加切

说文解字注

(豝)牝豕也。釋獸、召南傳皆曰。豕、牝曰豝。从豕。巴聲。伯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一曰二歲豕。豕字今補。大司馬先鄭注云。二歲爲豝。能相杷拏者也。者字今依韵會補。杷舊作把。譌。今正。杷者、掊也。拏、牽引也。以㬪韵爲訓。詩曰一發五豝。召南騶虞文。今詩一作壹。

羓的古汉语解释
bā<名>干肉,腊肉。《水浒传》:“将精肉片为~子。”【引】泛指干食品。杨万里《初食太原生蒲萄时十二月二日》:“淮北葡萄十月熟,纵可作~也无肉。”
羓的百科
羓,古代汉族传说中的一种珍贵的羊。也可指大块干肉;泛指干制食物。
羓
以羓结尾的词语
羓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