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ūn chún
注音:ㄓㄨㄣ ㄔㄨㄣˊ
部首:
五笔:EGBN
笔画:08
五行:土
结构:左右
unicode:80ab
gbk码:ebc6
部首笔画:4
笔顺:ノフ一一一フ丨フ
肫的基本解释
[ zhūn ]

1.禽类的胃(亦称“胗”):鸡~。

2.诚恳、真挚:~~。~笃。

[ chún ]

1.古代祭祀所用牲畜后体的一部分。

2.古同“纯”,整体,全。

3.精细致密:“缪缪~~,其事不可循”。

肫的介绍

1. 肫 [zhūn]

肫 [zhūn]

〈名〉

  1. 面颊

    肫,面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肫,俗谓之两颧也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
  2. 禽类的胃 。

    如:鸡肫;鹅肫

  3. 胯大肫高,决片牛唇口,粗能饮村酒。——《刘知远诸宫调》

〈形〉

  1. 恳切,真挚

    夫焉有所倚,肫肫其仁,渊渊其渊,浩浩其天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    又如:肫切(真诚恳切);肫宏(诚挚而宽宏);肫肫(诚恳);肫肫煦煦(形容恳挚而热忱)

肫的释意
面颊
肫,面颊也。--《说文》
肫,俗谓之两颧也。--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禽类的胃
胯大肫高,决片牛唇口,粗能饮村酒。--《刘知远诸宫调》
恳切,真挚
夫焉有所倚,肫肫其仁,渊渊其渊,浩浩其天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又如肫切(真诚恳切);肫宏(诚挚而宽宏);肫肫(诚恳);肫肫煦煦(形容恳挚而热忱)
肫zhūn
⒈鸟类的胃鸡~。鹅~。
⒉恳切,真挚~笃。~ ~友谊。
肫chún 1.古代祭祀用牲后体的一部分。 2.通"纯"。精密。参见"肫肫"。 3.通"纯"。整体。
肫tún 1.小猪。
肫的康熙字典解释

肫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
《唐韻》章倫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朱倫切《韻會》株倫切,𠀤音諄。《說文》面頯也。从肉,屯,意兼聲。《正韻》懇誠貌。《禮·中庸》肫肫其仁。《註》肫肫,讀如誨爾忳忳之忳。肫,懇誠貌。

《五音集韻》子罪切,音嶊。義同。

《集韻》殊倫切,音純。腊之全者。《儀禮·士昏禮》肫髀不升。《註》肫,全也。《釋文》音純。

徒渾切,音屯。䐊肫,餌也。或作飩。亦作𪌋𥸵

主尹切,音準。頤也。

朱劣切,音拙。面骨。《五音集韻》面秀骨。

肫的说文解字解释

肫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
面頯也。从肉屯聲。章倫切

说文解字注

(肫)面頯也。頁部曰。頯、權也。權俗作顴。肫、史漢作準。高祖隆準。服虔曰。準音拙。應劭曰。隆、高也。準頰權準也。按準者假借字。肫其正字。儀禮釋文引說文肫、之允反。是也。其入聲則音拙。廣雅作䪼。是也。若戰國策準頞、權衡竝言則準訓鼻矣。儀禮。牲體肫骼。假借肫爲腨字也。腨者、腓腸也。又中庸。肫肫其仁。鄭讀爲誨爾忳忳之忳。忳忳、懇誠皃也。是亦假借也。士昏禮。腊一肫。肫者純之假借。純、全也。从肉。屯聲。章倫切。十三部。

肫的百科
形声。字从肉从屯,屯亦声。“屯”意为“卷曲”、“包裹”。“肉”与“屯”联合起来表示“用肉皮包裹馅儿”。本义:带有食物的鸟胃(鸟胃本身是“肉皮”,鸟胃内容物即“馅儿”)。说明:1.本字的造字方法同于“饨”——一种用薄面皮包裹馅儿的食物。2.《说文》把本字解释为“面颊”,不正确也不算太离谱——把一大口食物含在嘴里时,面颊鼓起,像是包裹馅儿的面皮,而口中食物自然就是“馅儿”了。
肫
以肫结尾的词语
肫的英文翻译
gizz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