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òu
注音:ㄓㄡˋ
部首:
五笔:MEF
笔画:09
五行:火
结构:上下
unicode:80c4
gbk码:ebd0
部首笔画:4
笔顺: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
胄的基本解释

1.头盔,古代作战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:甲~。

2.后代子孙:贵~。

胄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“胄”古有两个字。小篆字形从肉,由声。本义:头盔)

  2. 同本义

    胄,兜鍪也。从月,由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离为甲胄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
    惟甲胄起戎。——《书·伪说命》

    贝胄朱綅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
    献甲者执胄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  左右免胄而下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    冠軸(胄)带剑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
    铠胄皆镔铁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  又如:甲胄

  3.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

    刘公乃帝室之胄,德广才高,可领 徐州。——《全图绣像三国演义》

    帝室之胄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王室之胄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又如:胄子(帝王或贵族的长子);胄监(国子监);胄阀(家世门第)

  4. 泛指世系

    岂孤人之能胄。——《遂志赋》

胄的释意
(形声。胄”古有两个字。小篆字形从肉,由声。本义头盔)
同本义
胄,兜鍪也。从月,由声。--《说文》
离为甲胄。--《易·说卦》
惟甲胄起戎。--《书·伪说命》
贝胄朱綅。--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献甲者执胄。--《礼记·曲礼》
左右免胄而下。--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冠輘(胄)带剑。--《荀子·议兵》
铠胄皆镔铁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又如甲胄
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
刘公乃帝室之胄,德广才高,可领徐州。--《全图绣像三国演义》
帝室之胄。--《
胄zhòu〈古〉
⒈作战时戴的头盔。
⒉后代人帝室之~。
胄的康熙字典解释

胄【未集下】【肉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廣韻》直祐切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又切,𠀤音宙。《增韻》裔也。

系也,嗣也。

長也。《書·舜典》帝曰:夔,命汝典樂,敎胄子。《傳》胄,長也。

後也。《左傳·襄十四年》謂我諸戎,是四嶽之裔胄也。《註》胄,後也。

《廣韻》亦姓。

《增韻》國名。《集韻》或作伷。《正字通》與冂部甲冑字別,甲冑下从冃,冃音冒。此胄字下从肉,自有分也。

胄的说文解字解释

胄【卷四】【肉部】

𦙍也。从肉由聲。直又切

说文解字注

(冑)兜鍪也。𠑹部兜下曰。兜鍪、首鎧也。按古謂之冑。漢謂之兜鍪。今謂之盔。从冃。由聲。直又切。三部。

(冑)司馬法冑从革。荀卿子、鹽鐵論、大玄皆作䩜。

胄的古汉语解释
zhòu
①<名>头盔。《殽之战》:“秦师过周北门,左右免~而下。”
②<名>后代。《赤壁之战》:“刘豫州王室之~,英才盖世。”【胄裔】古代帝王与贵族的子孙。【胄子】古代帝王与贵族的长子。
胄的谜语
1.太阳顶上插根棍,底部却被月亮啃(打一字)
胄的百科
胄,zhòu,从由从月,头盔。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。裔也、系也、嗣也。有一下的意思:1.盔,古代战士戴的帽子:甲~(甲衣和头盔)。介~(“介”,甲衣)。2.帝王或贵族的子孙:贵~。~裔。~子(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,都要进入国学学习,后亦泛称国子学生)。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。又称兜鍪、头鍪、盔等。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,所以“甲胄”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。即后世的头盔,材质一般为铜、铁、革。
胄
胄在中间的词语
胄在中间的成语
胄的英文翻译
helmet; descenda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