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.(气味)难闻(跟“香”相对):~气。~味儿。
2.惹人厌恶的:~架子。名声很~。
3.拙劣;不高明:~棋。这一着真~。
4.狠狠地:~骂。~揍一顿。
5.(子弹)坏;失效:~子儿。这颗子弹~了。
-
1.气味:乳~。空气是无色无~的气体。
2.同“嗅”。
- 臭 [chòu]
〈名〉
(会意。从犬,从自(鼻)。狗鼻特别灵敏,故从二字会意。( xiù)本义:闻气味)
气味之总名
臭,禽走臭而知其迹者,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无起秽以自臭。——《书·盘庚》。疏:“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。”
其臭如兰。——《易·系辞传》
巽为臭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鼻欲綦臭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。注:“臭,气也。”
香臭芬郁腥臊洒酸奇臭以鼻异。——《荀子·正名》
难闻的气味
惠公改葬 申生,臭彻于外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又如:臭不 可当(极言其臭);臭短臊长(各种污言秽语);臭皮囊(肉体;躯壳)
香气
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
〈形〉
惹人厌恶 。
如:臭幺(臭架子);臭老鼠(惹厌的人)
腐败
若乘舟,汝弗济,臭厥载。——《书·盘庚中》
〈动〉
〈方〉∶失效 。
如:打了一枪,没想到子弹“臭”了,没有过火
〈副〉
表示程度很深 。
如:臭打一顿;臭骂一通
另见 xiù
- 臭 [xiù]
〈名〉
气味的总称
人通于鼻者谓之臭。臭者,气也。——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无起秽以自臭。——《书·盘庚》。疏:“古者,香气、秽气皆名为臭。”
薋葹妒其臭,茞芟兰竟被芟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。郑玄笺:“耳不闻声音,鼻不闻香臭。”
口之于味也,目之于色也,耳之于声也,鼻之于臭也,四肢之于安佚也,性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乳臭;臭味(气味;比喻志趣;比喻同类);臭败(气味败坏)
〈动〉
“嗅”的古字。用鼻子辨别气味
彼臭之而无嗛于鼻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另见 chòu
臭【未集下】【自部】 康熙筆画:10画,部外筆画:4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尺救切,抽去聲。《說文》禽走,臭而知其迹者,犬也。故从犬。《徐鍇曰》以鼻知臭,故从自。《廣韻》凡氣之總名。《易·說卦》巽爲臭。《疏》爲臭,取其風所發也。《詩·大雅》上天之載,無聲無臭。《禮·月令》其臭羶。《疏》通於鼻者謂之臭。
又香也。《易·繫辭》其臭如蘭。《詩·大雅》胡臭亶時。《禮·內則》衿纓佩容臭。《註》容臭,香物也。《疏》庾氏曰:以臭物可以修飾形容,故謂之容臭。
又惡氣。與香臭別。《書·盤庚》無起穢以自臭。《莊子·知北遊》是其所美者爲神奇,所惡者爲臭腐。《正韻》對香而言,則爲惡氣,海濵逐臭之夫之類是也。
又《左傳·襄八年》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《註》言同類。
又敗也。《書·盤庚》若乗舟,汝弗濟,臭厥載。《傳》如舟在水,中流不渡,臭敗其所載物。
又《揚子·太經》赤臭播關。《註》赤臭,惡人也。
又《韻會》《正韻》許救切,音齅。與齅嗅
通。《荀子·榮辱篇》臭之而無嗛于鼻。《又》三臭之不食。《註》謂歆其氣也。
又《韻補》叶初尤切,音篘。《詩·大雅》上天之載,無聲無臭。叶下孚。孚音浮。
又叶丑鳩切,音抽。《左傳·僖四年》卜曰: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。
臭【卷十】【犬部】
禽走,臭而知其迹者,犬也。从犬从自。尺救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自,古鼻字。犬走以鼻知臭,故从自。
说文解字注
(臭)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。走臭猶言逐氣。犬能行路蹤迹前犬之所至。於其气知之也。故其字从犬自。自者、鼻也。引伸叚借爲凡气息芳臭之偁。从犬自。尺救切。三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