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ㄅㄚˊ
部首:
五笔:ARDC
笔画:11
五行:木
结构:上下
unicode:83dd
gbk码:ddc3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丨丨一丨一一ノフ丶丶
菝的基本解释

〔菝葜〕俗称金刚刺。落叶攀缘状灌木。茎有刺和卷须,叶子多为椭圆形,花黄绿色,浆果球形。根状茎可供药用。葜(qiā)。

菝的释意
菝葜
菝 bā[菝葜](-qiā)〈名〉木名。俗称"金刚刺"、《金刚藤》。落叶攀援状灌木。根入中药。
菝bá 1.见"菝葜"。
菝的康熙字典解释

菝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集韻》蒲八切,音拔。《玉篇》菝葀,瑞草。

《博雅》菝挈,狗脊也。《本草》菝葜,猶𥎱䂒也。𥎱䂒,短也。莖蔓堅强短小,故名。《廣韻》根可作飮。

《唐韻古音》蒲內切,同萆。菝葜,《禮記·月令》作萆挈。

菝的百科
菝是中国的汉字,[Chinarootgreenbrier]一种藤本植物,俗称金刚刺、金刚藤
菝
以菝开头的词语
菝在中间的词语
菝的英文翻译
smilax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