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hāo
注音:ㄏㄠ
部首:
五笔:AVDF
笔画:16
五行:木
结构:上下
unicode:8585
gbk码:deb6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丨丨フノ一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
薅的基本解释

1.用手拔(草等):~苗(间苗)。

2.揪:一把把他从座位上~起来。

薅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拔除田草 。

    如:薅马(古代农具的名称。专用于除草);薅草(除草);薅锄(除草锄地);薅耨(除草)

  2. 泛指拔去 。

    如:薅胡子(拔胡须);薅菜苗儿;薅秧(拔秧苗)

  3. 〈方〉∶揪 。

    如:薅师傅的胡子;薅下几根头发;薅走了军帽;薅住领子

薅的释意
薅〈动〉
拔除田草
泛指拔去
薅hāo拔,去掉~草培土。
薅的康熙字典解释

薅【申集上】【艸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13画

《唐韻》呼毛切《正韻》呼高切,𠀤音蒿。《說文》拔去田草也。《詩·周頌》以薅荼蓼。《說文》亦作茠。《集韻》或作𦵢𢫩𦼸

薅的说文解字解释

薅【卷一】【蓐部】

拔去田艸也。从蓐,好省聲。𦵢,籒文薅省。茠,薅或从休。《詩》曰:“旣茠荼蓼。”呼毛切文二重三

说文解字注

(薅)披田艸也。大徐作拔去田艸。衆經音義作除田艸。經典釋文、王篇、五經文字作拔田艸。惟繫傳舊本作披、不誤。披者、迫地削去之也。木部曰。槈、薅器也。从蓐。好省聲。呼毛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𦵢)籒文薅省。

(茠)薅或从休。古好聲休聲同在三部。詩曰。旣茠荼蓼。周頌文。今詩作以薅。

薅的百科
薅(hāo)【动词】。去掉之意。薅草--拔草。薅胡子--拔胡子等等,在东北等地较为常见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其鎛斯赵,以薅荼蓼。”
薅
以薅开头的词语
以薅结尾的词语
薅的英文翻译
to eradicate; to we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