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ióng
注音:ㄑㄩㄥˊ
部首:
五笔:AMYJ
笔画:12
五行:金
结构:上下
unicode:86e9
gbk码:f2cb
部首笔画:6
笔顺: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丨一丶
蛩的基本解释

古指蟋蟀。也指蝗虫。

蛩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蝗虫的别名

    飞蛩满野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  2. 传说中的异兽名 。

    如:蛩蛩距虚(传说中的异兽。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);蛩蛩毡(有蛩蛩距虚图案,象征成双成对的毛织坐卧具或垫具)

  3. 古书上指蟋蟀 。

    如:蛩声(蟋蟀的鸣声);蛩机(蟋蟀的别称)

蛩的释意
蛩〈名〉
蝗虫的别名
飞蛩满野。--《淮南子》
传说中的异兽名
古书上指蟋蟀
蛩qióng〈古〉
⒈蝗虫。
蛩gǒng 1.即蚰蜒。《方言》第十一"蚰蜓……北燕谓之?蚭"晋郭璞注"江东呼蛩。"一说,马陆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四.马陆》。
蛩的康熙字典解释

蛩【申集中】【虫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渠容切,音卭。《玉篇》巨虛也。《山海經》北海內有素獸焉,狀如馬,名曰蛩蛩。《註》卽蛩蛩,巨虛也,一走百里。郭璞曰:巨虛卽蛩蛩,互言耳。《韓詩·外傳》西方有獸曰蟨,得甘草必銜以遺蛩。蛩,巨虛。《說苑》蛩蛩見人將來,必負蟨以走。二獸者,非性心愛蟨也,爲得甘草而貴之也。《阮籍·詠懷詩》蛩蛩亦念饑。

《字彙補》蛩蛩,憂思貌。《劉向·九歎》志蛩蛩而懷顧兮,䰟眷眷而獨逝。

蝗也。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飛蛩滿野。

《說文》秦謂蟬蛻爲蛩。

《集韻》古勇切,音拱。蟲名,百足也。《爾雅·註疏》蚰𧍢,江東人呼蛩。音鞏。

蛩的说文解字解释

蛩【卷十三】【虫部】

蛩蛩,獸也。一曰秦謂蟬蛻曰蛩。从虫巩聲。渠容切

说文解字注

(蛩)蛩蛩獸也。四字句。子虛、上林賦皆有蛩蛩。張揖曰。蛩蛩、靑獸。狀如馬。按史記作邛邛。一曰秦謂蟬蛻曰蛩。方俗殊語也。蛩之言空也。从虫。𢀜聲。渠容切。九部。

蛩的古汉语解释
qióng
①<名>蝗虫。《淮南子·本经》:“飞~满野。”
②<名>蟋蟀。白居易《禁中闻蛩》诗:“西窗独闲坐。满耳新~声。”
gǒng<名>虫名。即马陆,又名百足虫。【蛩蛩】忧惧的样子。
蛩的百科
蛩,蝗虫的别名,俗称“蚱蜢"。另有传说中的异兽,古书中也指蟋蟀。
蛩
蛩在中间的成语
蛩的英文翻译
anxious; cricket, locu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