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ㄩˋ
部首:
五笔:YCKE
笔画:11
结构:上中下
unicode:88ac
gbk码:d140
笔顺:丶一フ丶丨フ一ノフノ丶
袬的基本解释

古同“育”。

袬的释意
袬yù
⒈古同育”。
袬的康熙字典解释

袬【申集下】【衣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5画

同育。《管子·山權篇》民之能樹瓜匏葷菜百果,使蕃袬者。袬與育同。

袬的说文解字解释

育【卷十四】【𠫓部】

養子使作善也。从𠫓肉聲。《虞書》曰:教育子。毓,育或从𣫭。余六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𠫓,不順子也。不順子亦教之,况順者乎?”

说文解字注

(育)養子使作善也。孟子曰。中也養不中。才也養不才。从𠫓。不从子而从倒子者、正謂不善者可使作善也。肉聲。余六切。三部。虞書曰。虞書當作唐書。說在禾部。敎育子。堯典文。今尙書作冑子。攷鄭注王制作冑。注周官大司樂作育。王肅注尙書作冑。葢今文作育。古文作冑也。釋言曰。育、稚也。故史記作敎稚子。邠風毛傳亦曰。鬻子、稚子也。稚者當養以正。二義實相因。

(毓)育或从每。周禮、周易蒙卦皆作此字。每、艸盛也。養之則盛矣。

袬
以袬结尾的词语
袬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