觊的基本解释
-
希望;希图。
觊的介绍
〈动〉
(形声。从见,岂声。本义:希望得到) 同本义
自毁齿已上,父兄鬻卖,以觊其利。——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觊乎异日,得夷平民,然后裹足西向。——刘禹锡《上杜司徒书》
又如:觊幸(希望能侥幸得到);觊望(非分的希望);觊欲(非分的希求与贪欲);觊夺(希图攘夺);觊欲(企图);觊利(企求利益)
觊的释意
觊
(形声。从见,岂声。本义希望得到) 同本义
自毁齿已上,父兄鬻卖,以觊其利。--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觊乎异日,得夷平民,然后裹足西向。--刘禹锡《上杜司徒书》
又如觊幸(希望能侥幸得到);觊望(非分的希望);觊欲(非分的希求与贪欲);觊夺(希图攘夺);觊欲(企图);觊利(企求利益)
觊觎
宜绝横拜,以塞觊觎之端。--《后汉书·杨秉传》
觊(觠)jì
⒈企图,期望以~其利。
⒉
觊的康熙字典解释
覬【酉集上】【見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几利切《正韻》吉器切,音冀。《說文》
幸也。《廣韻》覬覦,希望也。《左傳·桓二年》下無覬覦。《註》下不冀望于上也。
又《集韻》或作幾。《左傳·宣十二年》庸可幾乎。《疏》幾讀如冀,言用可冀幸而得之乎。《禮·檀弓·吾欲暴尩註》尩者面鄕天,覬天哀而雨之。覬,又作幾,音冀。
又《韻會小補》通作。《禮·文王世子·反養老于東序註》州里
於邑。《疏》希
慕仰,行之於邑也。
又《集韻》虛器切,咦去聲。《類篇》幸也。《韻會小補》垂也。《集韻》亦作。《正字通》俗通作冀。《增韻》亦作懻,非。
觊的说文解字解释
覬【卷八】【見部】
㰟也。从見豈聲。几利切
说文解字注
(覬)也。欠部
下曰。
、
也。覬
㬪韵。古多作幾。漢人或作
。亦作冀。於从豈取意。豈下曰。欲也。从見。豈聲。几利切。十五部。
觊的古汉语解释
觊
jì<动>希望得到。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:“自毁齿已上,父兄鬻卖以~其利。”【觊幸】希冀徼幸。【觊觎】非分的希望和企图。
觊的百科
觊,读作:jì。属于左右结构汉字。形声。从见,岂声。本义:希望得到。◎希望得到:“自毁齿已上,父兄鬻卖,以~其利”。~觎(非分的希望或企图)。——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
以觊开头的成语
觊的英文翻译
covet, long for, desi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