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踣结尾的成语
踣的基本解释
-
跌倒。
踣的介绍
〈动〉
向前仆倒
踣,僵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甲徒狄因以踣河。——《庄子·外物》
与晋踣之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神物怪疑,不可胜言,直使人踣焉。——枚乘《七发》
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;胫折踣地。—— 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泛指跌倒,摔倒
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屡踣屡起;踣顿(颠仆,跌倒);踣跌(跌仆,跌交)
陈尸
凡杀人者踣诸市,肆之三日。——《周礼·秋官·掌戮》
又如:踣尸(陈尸);踣籍(死伤枕藉)
颠覆;灭亡,败亡
设用无度国家踣。——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。注:“谓散亡也。”
队命亡氏,踣其国家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又如:踣覆(倾覆,打倒);踣国(颠覆国家)
倒毙
纣踣于京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上》
踣的解释
踣 <动>
向前仆倒 [fall forward;fall prone;fall prostrate]
踣,僵也。--《说文》
甲徒狄因以踣河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与晋踣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神物怪疑,不可胜言,直使人踣焉。--枚乘《七发》
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;胫折踣地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泛指跌倒,摔倒 [fall]
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:屡踣屡起;踣顿(颠仆,跌倒);踣跌(跌仆,跌交)
陈尸 [lay out corpse]
凡杀人者踣诸市,肆之三日。--《周礼·秋官·掌戮》
又如:踣尸(陈尸);踣籍(死伤枕藉)
颠覆;灭亡,败亡 [be destroyed;overturn]
设用无度国家踣。--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。注:“谓散亡也。”
队命亡氏,踣其国家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又如:踣覆(倾覆,打倒);踣国(颠覆国家)
倒毙 [fall down dead]
纣踣于京。--《国语·鲁语上》
踣的释意
踣
向前仆倒
踣,僵也。--《说文》
甲徒狄因以踣河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与晋踣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神物怪疑,不可胜言,直使人踣焉。--枚乘《七发》
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;胫折踣地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泛指跌倒,摔倒
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又如屡踣屡起;踣顿(颠仆,跌倒);踣跌(跌仆,跌交)
陈尸
凡杀人者踣诸市,肆之三日。--《周礼·秋官·掌戮》
又如踣尸(陈尸);踣籍(死伤枕藉)
颠覆;灭亡,败亡
踣bó 1.向前仆倒。 2.倒毙。 3.泛指死亡。 4.处死;陈尸。 5.颠覆;败亡。 6.指推翻。 7.毁坏。 8.斜;倾斜。 9.踩;踏。参见"踣铁"。 10.用同"掊"。扒;挖
。
踣的更多解释
踣 bo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5 踣
bó
(1)
向前仆倒 [fall forward;fall prone;fall prostrate]
踣,僵也。--《说文》
甲徒狄因以踣河。--《庄子·外物》
与晋踣之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
神物怪疑,不可胜言,直使人踣焉。--枚乘《七发》
一卒持剑刺应元贯胫;胫折踣地。--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(2)
泛指跌倒,摔倒 [fall]
号呼而转徙,饥渴而顿踣。--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(3)
又如屡踣屡起;踣顿(颠仆,跌倒);踣跌(跌仆,跌交)
(4)
陈尸 [lay out corpse]
凡杀人者踣诸市,肆之三日。--《周礼·秋官·掌戮》
(5)
又如踣尸(陈尸);踣籍(死伤枕藉)
(6)
颠覆;灭亡,败亡 [be destroyed;overturn]
设用无度国家踣。--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。注谓散亡也。”
队命亡氏,踣其国家。--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
(7)
又如踣覆(倾覆,打倒);踣国(颠覆国家)
(8)
倒毙 [fall down dead]
纣踣于京。--《国语·鲁语上》
踣
bó ㄅㄛˊ
(1)
跌倒屡~屡起。
(2)
倒毙,僵死,破灭~其国家。~毙不振。
郑码jisj,u8e23,gbkf5db
笔画数15,部首足,笔顺编号251212141431251
踣的古汉语解释
踣
bó
①<动>向前仆倒。《捕蛇者说》:“饥渴而顿~。”《治平篇》:“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~而死者之比乎?”
②<动>事情遭受挫折。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序》:“与民贼相搏,踬~者屡。”
③<动>败亡;破灭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故设用无度,国家~。”
pòu<动>毁坏,破碎。《吕氏春秋·行论》:“将欲~之,心高兴之。”
踣的百科
踣是形声字,足为形,咅(pǒu)为声,读作bó。本意为向前扑倒。引申为“聚拢或分开”。“足”与“咅”联合起来表示“向前奔跑时因中箭或遇土坎而仆倒在一起(身体交相叠压)”。
踣的英文翻译
to stumble and fall prone stiff in dea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