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uō
注音:ㄘㄨㄛ
部首:
五笔:KHUA
笔画:16
五行:金
结构:左右
unicode:8e49
gbk码:f5e3
部首笔画:7
笔顺:丨フ一丨一丨一丶ノ一一一ノ一丨一
蹉的基本解释

1.跌跤。

2.差误。

3.通过。

蹉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:失足,跌跤)

  2. 同本义

    中坡蹉跎。——《楚辞·王褒·九怀株昭》。注:“失足。”

    又如:蹉跌(跌倒;失误)

  3. 时光白白过去

    蹉,蹉跎,失时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
  4. 过 。

    如:蹉蹉(虚度;失时);蹉西(偏西);蹉跎时日(虚度光阴)

  5. 踩;踏 。

    如:蹉踏(踩踏);蹉碎(踏碎)

  6. 赶,赶路 [hurry on with one’s journey]。

    如:连夜蹉程;又得蹉前五里程

〈名〉

  1. 失误;差错 。

    如:蹉失(过失;失误);蹉败(失败);蹉过(过错)

  2. 岔路;小路 。

    如:旁蹉(小路)

蹉的释意
(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失足,跌跤)
同本义
中坡蹉跎。--《楚辞·王褒·九怀株昭》。注失足。”
又如蹉跌(跌倒;失误)
时光白白过去
蹉,蹉跎,失时也。--《说文新附》
踩;踏
赶,赶路
失误;差错
岔路;小路
蹉 cuō
【蹉跌】失足跌倒。比喻失误。
【蹉跎】光阴被浪费过去;虚度光阴~岁月。
蹉的康熙字典解释

蹉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唐韻》七何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倉何切,𠀤音磋。《說文》蹉跎,失時也。《註》徐鉉曰:按經史通作差池,此亦後人所加。詳跎字註。

《廣韻》蹉,跌也。

《張華·輕薄篇》孟公結重關,賓客不得蹉。《註》蹉,過也。

《集韻》叉宜切,音差。義同。

蹉的说文解字解释

蹉【卷二】【足部】

蹉跎,失時也。从足差聲。七何切〖注〗臣鉉等案:經史通用差池,此亦後人所加。

说文解字注

(差)貣也。左不相值也。貣各本作貳。左各本作差。今正。貣者、?之假借字。心部曰。?、失當也。失當卽所謂不相值也。釋言曰。爽、差也。爽、忒也。?與?葢本一字。尙書二衍忒。宋世家作貣。易四時不忒。京房作貣。管子全書皆以貣爲忒。貣與貳形易相誤。月令宿離不貸。釋文貸、他得切。徐音二。無有差貸。釋文貸、音二。又他得反。緇衣其儀不忒。釋文忒、他得反。又作貳、音二。漢費鳳碑貸與則德韵。婁氏釋作貳。皆貣之誤爲貳者也。貳與貣忒音旣脂之迥別。義則貳訓副也。副貳之解、何得同於差?乎。左氏傳其⺊貳圉。杜注貳、代也。按外傳作以代圉。謂用世次當立之圉。左傳作貳圉。謂副貳之圉。坊記注引之。此則當各依文爲釋。杜注左云貳、代也。似爲牽合。此云貣也者、用漢人常用字。故不作?也。云左不相值也者、左之而不相當則𢀩矣。今俗語所謂左也。故其字从左从𠂹𠂹者、乖也。从左𠂹。韵會作𠂹省聲。疑是?省聲之誤。初牙切。十七部。在支韵則楚宜切。在佳、卦韵則楚佳、楚懈切。說文竹部曰篸差。木部曰槮差。糸部曰參縒。吉日傳曰。差、擇也。其引伸之義也。

((图200B-01))籒文𢀩。从二。从二者、岐出乖異之意。

蹉的百科
蹉cuō〔蹉跎〕a.把时光白耽误过去,如“日月蹉蹉”;b.失足。〔蹉跌〕失足摔倒,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。笔画数:16;部首:足;笔顺编号:2512121431113121cuō(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:失足,跌跤)同本义[fall]中坡蹉跎。——《楚辞·王褒·九怀株昭》。注:“失足。”又如:蹉跌(跌倒;失误)言语有蹉跌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时光白白过去[wastetime]蹉,蹉跎,失时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过[pass]。如:蹉蹉(虚度;失时);蹉西(偏西);蹉跎时日(虚度光阴)踩;踏[tread]。如:蹉踏(踩踏);蹉碎(踏碎)赶,赶路[hurryonwithone’sjourney]。如:连夜蹉程;又得蹉前五里程蹉cuō
蹉
以蹉开头的词语
以蹉结尾的词语
蹉在中间的成语
蹉的英文翻译
failure; error, mistake, sl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