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hí
注音:ㄉ一ˊ
部首:
五笔:KHUD
笔画:18
结构:左右
unicode:8e62
gbk码:db97
笔顺:丨フ一丨一丨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
蹢的基本解释
[ dí ]

古指蹄子。

[ zhí ]

同“踯躅”的“踯”。

蹢的介绍

1. 蹢 [dí]2. 蹢 [zhí]

蹢 [dí]

〈名〉

  1. 兽蹄

    有豕白蹢,烝涉彼矣。——《诗·小雅》

蹢 [zhí]

〈动〉

  1. 徘徊

    蹢,住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又如:踣蹢躅(徘徊不进的样子)

  2. 另见 dí

蹢的康熙字典解释

蹢【酉集中】【足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〔古文〕𨅙《唐韻》《集韻》直炙切《正韻》直隻切,𠀤音擲。《說文》住足也。一曰蹢躅,賈侍中說,足垢也。《博雅》蹢䠱,跢跦也。《易·垢卦》羸豕孚蹢䠱。《釋文》蹢䠱,不靜也。一本作躑。《程傳》跳躑也。

《禮·三年問》蹢䠱,焉踟躕焉。《釋文》蹢䠱,不行也。

《集韻》治革切,音謫。義同。

《廣韻》都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丁歷切,𠀤音的。《詩·小雅》有豕白蹢。《傳》蹢,蹄也。《爾雅·釋畜》馬四蹢皆白,首。

《莊子·徐無鬼》齊人蹢於宋者。《音義》蹢,投也。呈亦反。

蹢的说文解字解释

蹢【卷二】【足部】

住足也。从足,適省聲。或曰蹢躅。賈侍中說:足垢也。直隻切

说文解字注

(蹢)蹢躅、各本奪此二字。文選注四引皆有。逗足也。逗各本作住。今正。逗者止足也。說文無住字、人部有侸。侸者立也。立者侸也。是爲轉注。侸非𨅙躅之義。易曰。羸豕孚𨅙躅。三年問。鳴號焉。蹢躅焉。蹢躅之雙聲曡韵曰踟躕、曰跢跦、曰歭䠧、曰?箸。俗用躊躇。从足。啻聲。俗本作適省聲。非是。直隻切。十六部。或曰蹢躅。按四字衍文。賈侍中說足垢也。賈謂足垢爲蹢躅。

蹢
以蹢开头的词语
以蹢结尾的词语
蹢的英文翻译
a falter; to hesitate; ho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