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ùn
注音:ㄉㄨㄣˋ
部首:
五笔:EEPI
笔画:14
结构:左下包围
unicode:906f
gbk码:df71
笔顺:ノフ一一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フ丶
遯的基本解释

同“遁”。

遯的释意
遯dá
⒈達”的讹字。
遯的康熙字典解释

遯【酉集下】【辵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11画

《集韻》遁本字。《易·遯卦》天下有山遯,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。《書·微子》我不顧行遯。

《韻會》水名。夜郞縣有遯水。餘詳前遁字註。

遯的说文解字解释

遯【卷二】【辵部】

逃也。从辵从豚。徒困切

说文解字注

(遯)逃也。鄭注周易曰。遯者、逃去之名。从辵。豚聲。徒困切。十三部。

遯的百科
遯为生僻字,是遁的一种繁体写法,意思通“遁”,是《周易》第三十三卦。《康熙字典》的解释为:“逃也。从辵从豚。徒困切”有逃的意思。
遯
遯在中间的成语
遯的英文翻译
flee; deceive, hide, conce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