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ㄖㄨˇ
部首:
五笔:DFEB
笔画:12
五行:金
结构:左右
unicode:910f
gbk码:e072
部首笔画:3
笔顺:一ノ一一フノ丶一丨丶フ丨
鄏的基本解释

郏鄏(Jiárǔ),古山名,在今河南洛阳西北。

鄏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——地名用字。 [郏]:古地名。周朝东都。旧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

  2. 鄏,见《姓苑》。——《万姓统谱·沃韵》

鄏的释意
--地名用字。
鄏,见《姓苑》。--《万姓统谱·沃韵》
鄏rǔ 1.古地名用字。参见"郏鄏"。
鄏的康熙字典解释

鄏【酉集下】【邑部】 康熙筆画:17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唐韻》而蜀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如欲切,𠀤音辱。郟鄏,邑名,在河南。《集韻》河南縣直城門宮陌地也。餘詳前郟字註。

鄏的说文解字解释

鄏【卷六】【邑部】

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。从邑辱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成王定鼎于郟鄏。”而蜀切

说文解字注

(鄏)郟鄏、逗。二字依韵會補。河南縣直城門官陌地也。官、趙抄宋本李仁甫本作宮。今集韵作宮。類篇作官。似官是。官陌卽今云官路也。河南縣者、二志皆云河南郡河南。郡縣同名。故但云河南縣、以別於凡縣不云縣也。若漢魏時碑則云河南河南矣。漢雒陽縣、周之成周也。漢河南縣、周之王城也。今河南河南府府東北二十里有雒陽故城。府城西北有河南故城。河南故城西有郟鄏陌。或謂之郟山。北二里曰邙山。从邑。辱聲。而蜀切。三部。春秋傳曰。成王定鼎于郟鄏。宣三年左傳文。按逸周書云。周公作大邑成周於中土。南繫於雒水。北因於郟山。以爲天下之大湊。地理志曰。河南郡河南、故郟鄏地。周武王遷九鼎。周公致太平。營以爲都。是爲王城。是則漢之河南縣、左傳之郟鄏也。周時郟鄏爲大名。漢時專𧦝城外官陌爲郟鄏陌。舊名之僅存者。故皇甫謐、杜預皆云。縣西有郟鄏陌也。許君先舉漢陌。後舉周地。使文義相足。別詳邙下。

鄏的百科
鄏rǔ——地名用字。[郏]:古地名。周朝东都。旧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姓鄏,见《姓苑》。——《万姓统谱·沃韵》鄏rǔㄖㄨˇ〔郏~〕古山名,在今中国河南省洛阳市西北。郑码:GHDY,U:910F,GBK:E072笔画数:12,部首:阝,笔顺编号:131153412452
鄏
以鄏结尾的词语
鄏的英文翻译
place in Henan provin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