鏺的基本解释
-
1.一种两边有钩、有刃,下有长木柄的镰刀。
2.割:“春~草棘。”
鏺的介绍
〈名〉
(形声。从金,发声。本义:一种两边有刃、装有长木柄的镰刀) 同本义
今农器镰、斧、 鏺之类,非砺不可。——《农政全书》
〈动〉
用镰刀、钐刀等抡开来割 [草、谷物等]
春鏺草棘。——《六韬·农器》
讨平
鏺广济,掀 蕲春。—— 唐· 韩愈《曹成王碑》
鏺的释意
鏺pō
⒈一种像大镰刀的农具,装有长木柄。
⒉用鏺、刀等割草、割谷物等。
鏺的康熙字典解释
鏺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康熙筆画:20画,部外筆画:12画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普活切,音潑。《說文》兩刃刀名。木柄,可以刈草。《集韻》或省作
。
又《正韻》刈也。《韓愈·曹成王》鏺廣濟。
又《集韻》北末切,音撥。鐮也。
鏺的说文解字解释
鏺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
兩刃,木柄,可以刈艸。从金發聲,讀若撥。普活切
说文解字注
(鏺)㒳刃有木柄。可㠯乂艸。㒳刃如劒然。㒳邊有刃。乂、芟艸也。字或作刈。从金。發聲。讀若撥。普活切。十五部。按?字與此音同義近。
鏺的百科
鏺是一个汉字,基本意思是一种两边有钩、有刃,下有长木柄的镰刀。

鏺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