阍的基本解释
-
1.看门:~者(看门的人)。
2.门(多指宫门):叩~。
阍的介绍
〈名〉
(形声。从門,昏声。“昏”亦兼表字义。本义:守门人)
同本义
阍,常以昏闭门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艮为阍寺。——《易·说卦传》
阍者,守门之贱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
阍门者,寺人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又如:阍者(守门的人);阍人(守门人);阍媪(守门人的妻子)
宫门 。
如:阍闼(门户。闼:小门或门楼上的小屋);阍略(包涵)
阉官之属 。
如:阍人(官名。周礼天官之属。掌守王宫中门的启闭。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);阍寺(官名。阍人、寺人的合称。阍人管理内廷的门禁,寺人掌管内寺及女宫的戒令)
〈动〉
守门 。
如:阍犬(看门狗);阍吏(守门小吏);阍侍(守门的奴仆);阍竪(守门的童仆)
阍的释意
阍
(形声。从閠,昏声。昏”亦兼表字义。本义守门人)
同本义
阍,常以昏闭门隶也。--《说文》
艮为阍寺。--《易·说卦传》
阍者,守门之贱者也。--《礼记·祭统》
阍门者,寺人也。--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
又如阍者(守门的人);阍人(守门人);阍媪(守门人的妻子)
宫门
阉官之属
阍hūn
⒈宫门谁能叫帝~?
⒉守门的人。
阍的康熙字典解释
閽【戌集上】【門部】 康熙筆画:16画,部外筆画:8画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呼昆切,音昏。《說文》常以昏閉門隷也。《禮·祭義》閽者,守門之賤者也。《周禮·天官》閽人掌守王宮中門之禁。《註》言閽人者,使守門閽人守王宮中門耳。《正字通》凡吏民冤抑,詣闕自愬者,曰叩閽。
又《正韻》閽寺。《易·說卦》爲閽寺。《疏》取其禁止人也。
又《韻補》叶許云切,音熏。《揚雄·甘泉賦》選巫咸兮叫帝閽,開天庭兮延羣神。
又叶音暄。《蘇轍·上淸詞》帝蕩蕩其無尊兮,居深高乎九閽。顧后土之茫昧兮,若世人之觀天。
阍的说文解字解释
閽【卷十二】【門部】
常以昏閉門隸也。从門从昏,昏亦聲。呼昆切
说文解字注
(閽)常㠯昏門隸也。周禮注曰。隸、給勞辱之役者。周禮閽人。王宮每門四人。囿游亦如之。注云。閽人、司昏䢅以啓?者。㓝人墨者使守門。按古閽與勲音同。易。厲閽心。馬作熏。荀以熏爲勳、而易爲動。漢光祿勲卿一人。胡廣曰。勲猶閽也。主殿宫門戶之職。从門昏。會意。昏亦聲。呼昆切。十三部。
阍的古汉语解释
阍
hūn
①<名>看门人。《离骚》:“吾令帝~开头兮,倚阊阖而望予。”
②<名>门。《滕王阁序》:“怀帝~而不见,奉宣室以何年?”

以阍结尾的成语
阍的英文翻译
gate, door; gatekeep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