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xiǎng náng
注音:ㄒ一ㄤˇ ㄋㄤˊ
部首:
五笔:WYVE
笔画:25
结构:左右
unicode:995f
gbk码:f093
笔顺:ノ丶丶フ一一フ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
饟的基本解释
[ xiǎng ]

同“饷”。

[ náng ]

〈方〉馅。吴语。

饟的康熙字典解释

饟【戌集下】【食部】 康熙筆画:26画,部外筆画:17画
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式亮切。與餉同。《爾雅·釋詁》饁饟,饋也。《疏》食人曰饟,自家之野也。《詩·周頌》其饟伊黍。《釋文》饟,式亮反。

《廣韻》書兩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始兩切,𠀤音賞。周人謂饋曰饟。

《集韻》人樣切,音讓。

《廣韻》式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尸羊切,𠀤音商。義𠀤同。

饟的说文解字解释

饟【卷五】【食部】

周人謂餉曰饟。从食襄聲。人漾切

说文解字注

(饟)周人謂餉曰饟。周頌曰。其饟伊黍。正周人語也。釋詁曰。饁饟饋也。从𠊊。襄聲。人漾切。十部。

饟
以饟结尾的词语
饟的英文翻译
dried rice; rations and pay for soldie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