骿
骿
拼音: pián
注音:ㄆ一ㄢˊ
部首:
五笔:MEUA
笔画:15
结构:左右
unicode:9abf
gbk码:f36a
笔顺: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丨
骿的基本解释

1.〔~胁(xié)〕两根肋骨并长在一起。

2.古通“胼”。

骿的释意
骿pián 1.肋骨并成一片。 2.通"胼"。参见"骿胝"。
骿的康熙字典解释

骿【亥集上】【骨部】 康熙筆画:18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部田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蒲眠切,𠀤音騈。《說文》幷脅也。晉文公骿脅。《註》徐曰:謂肋骨連合爲一也。骿胝字同,今別作腁,非。《晉語》聞其骿脅,欲觀其狀。《註》骿,幷榦也。《左傳》作駢。

骿的说文解字解释

骿【卷四】【骨部】

并脅也。从骨并聲。晉文公骿脅。部田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骿胝字同。今别作胼,非。

说文解字注

(骿)骿脅、逗。幷榦也。依左傳正義訂。肉部。脅、膀也。肋、脅骨也。廣雅。榦謂之肋。是脅骨一名榦。故韋注國語云。骿、幷榦也。杜注左傳云。騈脅、合榦也。其字左傳、史記作騈。國語、吳都賦作骿。論衡作仳。騈仳假借字。从骨。幷聲。形聲包會意也。部田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晉文公骿脅。見左傳僖卄三年、晉語。

骿的百科
骿的拼音是pián,注音是ㄆㄧㄢˊ,含义有〔~胁(xié)〕两根肋骨并长在一起。古通“胼”。
骿
以骿开头的词语
骿的英文翻译
A kind o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