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.人、動物的全身:身~。~重。~溫。~質。~征(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)。~能。~貌。~魄(體格和精力)。~育。~無完膚。
2.身體的一部分:四~。五~投地。
3.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~。主~。群~。
4.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:固~。液~。~積。
5.文章或書法的樣式、風格:~裁(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,可分為詩歌,散文,小說,戲劇等)。文~(文章的體裁,如“騷~”、“駢~”、“舊~詩”)。字~。
6.事物的格局、規矩:~系。~制。
7.親身經驗、領悟:~知(親自查知)。~味。身~力行(xíng)。
8.設身處地為人著想:~諒。~貼。~恤。
9.與“用”相對。“體”與“用”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,指“本體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認為“體”是最根本的、內在的;“用”是“體”的外在表現。
-
〔~己〕a.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;b.親近的,如“~己話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體【亥集上】【骨部】 康熙筆画:23画,部外筆画:13画
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土禮切,
涕上聲。《說文》總十二屬也。《釋名》體,第也。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。《廣韻》四支也。《禮·中庸》動乎四體。
又《易·文言》君子體仁,足以長人。《疏》體包仁道。
又《書·畢命》辭尚體要。《註》辭以理實爲要。
又《詩·衞風》爾卜爾筮,體無咎言。《傳》體,兆卦之體。
又《詩·大雅》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《箋》體,成形也。
又《周禮·天官》體國經野。《註》體,猶分也。
又《周禮·天官·內饔》辨體名肉物。《註》體名,脊脅臂臑之屬。
又《禮·文王世子》外朝以官體異姓也。《註》體,猶連結也。
又《禮·學記》就賢體遠。《註》體,猶親也。
又《禮·中庸》體物而不可遺。《註》猶生也。
又《禮·中庸》體羣臣也。《註》猶接納也。
又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聲亦如味,一氣二體。《疏》樂之動身體者,唯有舞耳。舞者有文武二體。《廣韻》俗作軆。《集韻》作躰。《增韻》俗作体,非。
體【卷四】【骨部】
緫十二屬也。从骨豊聲。他禮切
说文解字注
(體)緫十二屬也。十二屬許未詳言。今以人體及許書覈之。首之屬有三。曰頂、曰面、曰頤。身之屬三。曰肩、曰脊、曰?。手之屬三。曰厷、曰臂、曰手。足之屬三。曰股、曰脛、曰足。合說文全書求之。以十二者統之。皆此十二者所分屬也。从骨。豊聲。他禮切。十五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