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
注音:ㄑ一ˊ
部首:鹿
五笔:YNJW
笔画:19
五行:木
结构:左右
unicode:9e92
gbk码:f7e8
部首笔画:11
笔顺: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一丨丨一一一ノ丶
麒的基本解释

〔麒麟〕简称麟。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。体形像鹿,头上有角,身有鳞甲,尾像牛尾。古人拿它象征祥瑞。

麒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鹿,其声。《说文》:“仁兽也。”本义: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其状如鹿,独角,全身生鳞甲,尾象牛。多用作吉祥的象征。又名“麒麟”,又单称“麟”)

  2. 麒麟

  3. 古代传说以为仁兽、瑞兽,形状像鹿而独角,尾像牛尾

    麒,仁兽也,麋身,牛尾,一角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又如:麒麟补服(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);麒麟不至(仁兽不现。比喻乱世);麒麟斗(麒麟跟麒麟搏斗);麒麟袍(袍子上绣有麒麟者);麒麟门(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道门)

  4. 喻杰出人物

    应图求骏马,惊代得麒麟。——唐· 杜甫《上韦左相二十韵》

    又如:麒麟冢(名臣贵人的坟墓);麒麟客(称有高尚道德的人)

  5. 汉殿名

    叔曰:“今朝同上凤凰台。”公即应声答曰:“他年独占麒麟阁”。——《于谦全传》

    金华玉堂,白虎麒麟。——班固《西都赋》

    又如:麒麟阁(汉代在未央宫中修建的一阁);麒麟画(麒麟阁中的功臣画像)

麒的释意
麒〈名〉
(形声。从鹿,其声。《说文》仁兽也。”本义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其状如鹿,独角,全身生鳞甲,尾象牛。多用作吉祥的象征。又名麒麟”,又单称麟”)
麒麟
古代传说以为仁兽、瑞兽,形状像鹿而独角,尾像牛尾
麒,仁兽也,麋身,牛尾,一角。--《说文》
又如麒麟补服(明清武官的绣有麒麟的服饰);麒麟不至(仁兽不现。比喻乱世);麒麟斗(麒麟跟麒麟搏斗);麒麟袍(袍子上绣有麒麟者);麒麟门(上绘蓝色麒麟的官署暖阁后的一
道门)
喻杰出人物
应图求骏马,惊代得麒麟。--唐·杜甫《上韦左相二
麒qí
麒的康熙字典解释

麒【亥集下】【鹿部】 康熙筆画:19画,部外筆画:8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渠之切《正韻》渠宜切,𠀤音其。《說文》仁獸也。麕身牛尾,一角。張揖云:牡曰麒,牝曰麟。郭璞曰:麒似麟而無角。

麒的说文解字解释

麒【卷十】【鹿部】

仁獸也。麋身牛尾,一角。从鹿其聲。渠之切

说文解字注

(麒)麒麟、仁獸也。各本無麒麟二字。今依初學記補。公羊傳曰。麟者、仁獸也。何注。狀如麕。一角而戴肉。設武備而不爲害。所以爲仁也。麟者木精。毛詩傳曰。麟信而應禮。左傳服虔注。麟、中央土獸。土爲信。信禮之子。修其母致其子。視明禮修而麟至。思睿信立而白虎擾。言從?成而神龜在沼。聽聦知正而名川出龍。貌恭性仁則鳳皇來儀。此左氏、毛氏說與公羊說不同也。五經異義。許愼謹案。禮運云。麟鳳龜龍、謂之四靈。龍、東方也。虎、西方也。鳳、南方也。龜、北方也。麟、中央也。是異義謂麟爲信獸。從左、毛說矣。而此云仁獸何也。異義早成。說文解字晚定。此云仁獸。用公羊說。以其角端戴肉。不履生蟲。不折生艸也。鄭駁異義曰。五事。言作從。從作乂。言於五事屬金。孔子作春秋。故應以金獸性仁之瑞。鄭說與奉德侯陳欽說略同。鄭云金獸性仁。許云仁獸。與鄭駁無異。但鄭君黨錮事解。箋毛詩信而應禮、乃依毛說。與駁異義相違。是知學固與年而徙矣。麇身、牛尾、一角。爾雅釋獸文。从鹿。其聲。渠之切。一部。?部曰。杜林以?爲麒。

麒的古汉语解释
qí见“麒麟”。【麒麟】传说中的仁兽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~之于走兽,凤凰之于飞鸟,泰山之于丘垤,河海之于汙潦,类也。”
麒的百科
中国传统祥兽,神话传说是龙牛杂交品。麒麟,雄性称麒,雌性称麟,麟的繁体字为“麐”,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,与凤、龟、龙共称为“四灵”﹑瑞兽。有时,麒麟简称麟。麒,汉语汉字,本义是传说中的一种动物,其状如鹿,独角,全身生鳞甲,尾象牛。多用作吉祥的象征。
麒
麒在中间的成语
麒的英文翻译
legendary auspicious anim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