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miào
注音:ㄇ一ㄠˋ
部首:广
五笔:YMD
笔画:08
五行:水
结构:左上包围
unicode:5e99
gbk码:c3ed
部首笔画:3
繁体:
笔顺:丶一ノ丨フ一丨一
庙的基本解释

1.旧时供祖宗神位的处所:宗~。家~。

2.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:寺~。土地~。文~。岳~。山顶上有一座~。

3.指朝廷:~堂。廊~。

4.已死皇帝的代称:~号。~讳。

5.庙会:赶~。

庙的介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广( yǎn),朝声。“广”与建筑物有关。本义:宗庙,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)

  2. 同本义

    廟,尊先祖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。

    庙祧坛墠,鬼祭先祖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天》

    室有东西厢曰庙,无曰寝。——《尔雅·释宫》

    寝庙必备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前曰庙,后曰寝。”

    复于小庙。——《周礼·祭仆》。注:“高祖以下也。始祖曰大庙。”

    太庙,天子明堂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。按,周制:天子七庙,…诸侯五庙,大夫三庙,士一庙。

    庙成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    一夫作难而七庙堕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庙在山之西蔍,额曰“惠济”。——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至八月朝,诣庙中坐。——《搜神记》

    藏之于庙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》序

    又如:少年告庙;庙视道士(庙中管香火的道人);庙主(庙中的牌位;总管全庙事务的僧道);庙见(新妇谒见祖庙);庙祝(管庙里香火的人);庙貌(宗庙中供奉的祖先像);庙堂(宗庙);庙社(宗庙和社稷)

  3. 古时供奉神佛的处所

 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  庙在山之西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又如:庙有小姑像;小艇游庙中;方立庙门;土地庙;城隍庙

  4. 古时供奉祭祀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处所

    诏为亮立庙于 沔阳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    又如:文庙(孔庙);武庙(关公庙);岳庙

  5. “朝廷”的代称

    居庙堂之高,则忧其民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又如:庙算(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);庙谋(朝廷的谋略);庙朝(专指朝廷);庙略(朝廷的谋略);庙廊(朝廷;借指天子)

  6. 古代贵族住房的前厅,王宫和庙宇的前殿都称庙

    宫前曰庙,后曰寝。今王宫之前殿,士大夫之听事是也。——《六书故》

  7. 已死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呼

    及英庙崩, 溥预有入阁之喜。——《典故纪闻》

    又如:庙号;庙讳

  8. 庙会 。

    如:赶庙;去庙买点东西

〈动〉

  1. 祭祀;立庙祭祖

    (季春之月)以共郊庙之服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  又如:庙祀(即太祝;立庙奉祀);庙食(谓死后立庙,受人奉祀,享受祭飨)

庙的释意
(形声。从广,朝声。广”与建筑物有关。本义宗庙,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)
同本义
弐,尊先祖貌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。
庙祧坛墠,鬼祭先祖也。--《广雅·释天》
室有东西厢曰庙,无曰寝。--《尔雅·释宫》
寝庙必备。--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前曰庙,后曰寝。”
复于小庙。--《周礼·祭仆》。注高祖以下也。始祖曰大庙。”
太庙,天子明堂。--《礼记·明堂位》。按,周制天子七庙,…诸侯五庙,大夫三庙,士一庙。
庙成。--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一夫作难而七庙堕。--贾谊《过秦论》
庙在
庙(弐)miào
⒈供奉祖先、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住所家~。龙王~。孔~。二王~,在四川省都江堰市(二王李冰父子)。
⒉〈古〉朝廷、帝王处理政事的地方~堂。廊~。
庙的康熙字典解释

庙【寅集下】【广部】 康熙筆画:8画,部外筆画:5画

《字彙》俗廟字。(廟)〔古文〕庿《唐韻》《廣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眉召切,苗去聲。《說文》尊先祖貌也。《古今注》廟者,貌也,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。《釋名》先祖形貌所在也。《玉篇》宗廟也。《爾雅·釋宮》室有東西廂曰廟。《註》夾室前堂。《疏》凡大室有東西廂夾室及前堂有序牆者曰廟。

《六書故》宮前曰廟,後曰寢。今王宮之前殿,士大夫之廳事,是也。虞箴曰:民有寢廟。傳曰:夫鼠不穴寢廟,畏人故也。猶後世言廟朝,廟堂也。《文中子·禮學篇》山澤有廊廟之志。

凡祠外神者亦曰廟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趙人新垣平,以望氣見上,言長安東北有神氣,成五采,於是作渭陽五帝廟。

庙的说文解字解释

廟【卷九】【广部】

尊先祖皃也。从广朝聲。庿,古文。眉召切

说文解字注

(廟)尊先祖皃也。尊其先祖而以是儀皃之。故曰宗廟。諸書皆曰。廟、皃也。祭法注云。廟之言皃也。宗廟者、先祖之尊皃也。古者廟以祀先祖。凡神不爲廟也。爲神立廟者、始三代以後。从广。朝聲。聲字葢衍。古文从苗爲形聲。小篆从广朝。謂居之與朝廷同尊者、爲會意。眉召切。二部。

(庿)古文。見禮經十七篇。凡十七篇皆作庿。注皆作廟。

庙的古汉语解释
miào<名>宗庙;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处所。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》:“宗~之事,如会同,端章甫,愿为小相焉。”《过秦论》:“一夫作乱而七~隳。”【又】<名>供奉神、佛、圣贤的处所。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:“~在山之西麓。”今有“山神庙”、“观音庙”等。【庙策】朝廷对国家大事的策划。【庙号】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,并追尊以名号,如某祖、某宗。始于殷代,如武丁称高宗。汉以后历代帝王都有庙号。【庙讳】已故帝王的名字。【庙社】宗庙社稷,古代祭祀的地方。也代指国家、朝廷。【庙堂】⒈宗庙之堂。⒉朝廷。【庙祝】寺庙中掌香火的人。
庙的谜语
1.一点一横长,一撇到南洋,十字对十字,太阳对月亮(打一汉字)
2.水车不得进油库(打一字)
庙
以庙开头的成语
庙的英文翻译
temple fair; temple; ancestral shrine; CL: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