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iā
注音:ㄐ一ㄚ
部首:
五笔:IGUW
笔画:09
五行:水
结构:左右
unicode:6d43
gbk码:e4a4
部首笔画:3
繁体:
笔顺:丶丶一一丶ノ一ノ丶
浃的基本解释

湿透: 汗流~背。

浃的介绍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夹声。本义:湿透)

  2. 同本义

    汗出浃背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   又如:汗流浃背;浃髓沦肌,浃髓沧肤,浃沦肌髓(深入骨髓,浸透肌肤;喻感受深切)

  3. 通达,理解

    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——《荀子》

〈形〉

  1. 整个儿的

    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

    又如:浃岁(一整年);浃时(一季);浃月(一个月);浃辰(十二天);浃旬(一旬,十天)

  2. 融洽

    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

浃的释意
(形声。从水,夹声。本义湿透)
同本义
汗出浃背。--明·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又如汗流浃背;浃髓沦肌,浃髓沧肤,浃沦肌髓(深入骨髓,浸透肌肤;喻感受深切)
通达,理解
其所以贯理焉,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,与愚者若一。--《荀子》
整个儿的
浃辰之间而楚克其三都。--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
又如浃岁(一整年);浃时(一季);浃月(一个月);浃辰(十二天);浃旬(一旬,十天)
融洽
其岁九月,人吏浃和。--唐·韩愈《新修滕王阁记》
浃(浹)jiā
⒈湿透汗流(汗出)~背。
⒉透彻。
⒊周遍~辰。
浃xiá 1.见"浃渫"。
浃的康熙字典解释

浹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唐韻》子協切《集韻》卽協切,𠀤𠗉。《爾雅·釋言》徹也。《疏》謂潤澤浹洽,相霑徹也。《前漢·禮樂志》教化浹洽。

周浹,猶周匝也。《荀子·君道篇》先王審禮,以旁皇周浹于天下。

《左傳·宣九年》浹辰之閒,楚克三都。《註》浹辰,謂自子至亥,周匝十二日也。《楚語》近不過浹日。《註》浹日,謂從甲至癸也。

通作挾。《周禮·天官》使萬民觀治象,挾日而斂之。

《集韻》轄夾切,音洽。浹渫,水貌。《郭璞·江賦》長波浹渫。《註》浹渫,水滂溏也。

浃的说文解字解释

浹【卷十一】【水部】

洽也。从也。从水夾聲。子協切

浃的百科
浃:湿透。
浃
以浃结尾的成语
浃的英文翻译
to wet; to drench; soaked; Taiwan p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