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héng
注音:ㄔㄥˊ
部首:
五笔:YDNT
笔画:08
五行:金
结构:左右
unicode:8bda
gbk码:b3cf
部首笔画:2
繁体:
笔顺:丶フ一ノフフノ丶
诚的基本解释

1.(心意)真实:~心~意。开~布公。她的心很~。

2.实在;的确:此人~非等闲之辈。

3.如果;果真:~如是,则相见之日可期。

4.姓。

诚的介绍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言,成声。本义:诚实,真诚)

  2. 同本义

    诚,信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币必诚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》

    诚者自成也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    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 朔东,一厝 雍南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    行之发于至诚。——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

    乃能衔哀致诚。——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
    又如:诚款(真诚恳切);诚敬(真诚,敬重);诚虔(虔诚,恭敬而有诚意)

  3. 真实

    善人为邦百年,亦可以胜残去杀矣。诚哉是言也!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

    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
    巧诈不如拙诚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

    又如:诚理(真理);诚谛(真实而详审)

〈副〉

  1. 确实,的确

    诚既勇兮又以武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

  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  所谓无者诚难测,而神者诚难明矣。——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
   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,为太祝、奉礼听事已宽矣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    又如:诚不能免;诚恐(只怕,恐怕)

  2. 果真;如果

    楚诚能绝 齐,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诚的释意
(形声。从言,成声。本义诚实,真诚)
同本义
诚,信也。--《说文》
币必诚。--《礼记·郊特牲》
诚者自成也。--《礼记·中庸》
帝感其诚,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,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--《列子·汤问》
行之发于至诚。--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
乃能衔哀致诚。--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
又如诚款(真诚恳切);诚敬(真诚,敬重);诚虔(虔诚,恭敬而有诚意)
真实
善人为邦百年,亦可以胜残去杀矣。诚哉是言也!--《论语·子路》
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。--《礼记·大学》
巧诈不如拙诚。--《韩非子·说林上
诚 chéng
①真实的(心意)~心~意。
②实在;的确;~然。
【诚笃】诚实真挚。
【诚惶诚恐】原为封建时代臣下给皇帝奏章中的套语,表示敬畏之意。形容十分谨慎恐慌不安的样子。有时含讽刺意味。
【诚然】
①实在;的确这本书~可以一读。
②固然(引起下文转折)你说的~有理,但他说的也不为错。
【诚心诚意】实心实意。形容十分诚挚。
【诚挚】诚恳真挚。
诚chéng
⒈真心,不虚伪~实。~挚。~信。真~。~心~意。
⒉确实,的确~然。~说此言。
诚的康熙字典解释

誠【酉集上】【言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《唐韻》氏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時征切,𠀤音成。《說文》信也。《廣雅》敬也。《增韻》純也,無僞也,眞實也。《易·乾卦》閑邪存其誠。《疏》言防閑邪惡,當自存其誠實也。《書·太甲》鬼神無常享,享于克誠。《傳》言鬼神不係一人,能誠信者則享其祀。《眞德秀曰》唐虞時未有誠字,《舜典》允塞卽誠之義。至伊尹告太甲始見誠字。《禮·樂記》著誠去僞,禮之經也。《中庸》誠者,天之道也。誠之者,人之道也。《註》誠者,眞實無妄之謂。

《玉篇》審也。《禮·經解》故衡誠縣,不可欺以輕重。《註》誠,猶審也。或作成。

郡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悉州歸誠郡。

州名。《唐書·地理志》嶺南道有思誠州。

𨻰羊切,音嘗。《韓愈·歐陽生哀辭》哭泣無益兮,抑哀自彊。推生知死兮,以慰孝誠。

诚的说文解字解释

誠【卷三】【言部】

信也。从言成聲。氏征切

说文解字注

(誠)信也。从言。成聲。氏征切。十一部。

诚的古汉语解释
chéng
①<形>真诚;诚实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盖在殷忧必竭~以待下。”
②<名>诚心。《陈情表》:“愿陛下矜悯愚~。”
③<形>真实;真实的。《史记·扁鹊列传》:“子以吾言为不~,试入诊太子。”
④<副>实在;确实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:“臣~知不如徐公美。”
⑤<副>果真;如果确实。《屈原列传》:“楚~能绝齐,秦愿献商、於之地六百里。”【诚壹】心志专一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田农,掘业,而秦、扬以盖一州。……此皆~之所致。”
诚的百科
诚是一个形声字;《说文》:“诚,信也。从言,成声。”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,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。《礼记·中庸》就说:“诚者天之道也,诚之者人之道也。”认为“诚”是天的根本属性,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。又说“诚者,物之终始,不诚无物。”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“诚”。亚圣孟子也说“是故诚者天之道也,思诚者人之道也”(《离娄》上);又说“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”(《尽心》上),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境界,就是最大的快乐。荀子虽“不求知天”,但也把“诚”看作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境界。
诚
诚的英文翻译
true, real; sincere, hon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