雠的基本解释
-
1.校对文字。
2.“讎”,也作“仇(chóu)”的异体字。
雠的介绍
〈名〉
(为仇的异体字)
同“仇”。仇恨;仇怨
怨偶曰雠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》《三苍》
又众兆之所雠。——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:“大怨曰雠。”
又如:雠怨(仇恨,憎怨);雠隙(猜忌、仇恨)
同“仇”。仇敌
反以我为雠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祁大夫外举不弃雠,内举不失亲。——《左传》
雠的解释
雠 <动>
(形声。从言。雔声。本义:应答)
同本义[respond]
雠,犹应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以言相当也。
雠,对也。--《三苍》
无言不雠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忧必雠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著之盘盂,属之雠柞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
又如:雠祚(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)
校对文字 [proof read]。如:雠定(校对考正)
雠 <名>
(为仇的异体字)
同“仇”。仇恨;仇怨 [hatred]
怨偶曰雠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》《三苍》
又众兆之所雠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:“大怨曰雠。”
又如:雠怨(仇恨,憎怨);雠隙(猜忌、仇恨)
同“仇”。仇敌 [enemy]
反以我为雠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祁大夫外举不弃雠,内举不失亲。--《左传》
雠校
[proof read] 校雠;校对文字
雠校传记。--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
雠问
[call sb. To account] 辩论问难
雠的释意
雠
(形声。从言。雔声。本义应答)
同本义
雠,犹应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以言相当也。
雠,对也。--《三苍》
无言不雠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忧必雠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著之盘盂,属之雠柞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
又如雠祚(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)
校对文字
雠
(为仇的异体字)
同仇”。仇恨;仇怨
怨偶曰雠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》《三苍》
又众兆之所雠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大怨曰雠。”
又如雠怨(仇恨,憎怨);雠隙(猜忌、仇恨)
同仇”。
雠 chóu
①同'仇',
②校对文字校~。
雠(讐)chóu
⒈校对~校。~正。
⒉应答。〈引〉应验不~。
⒊售,卖出去酒~数倍。
雠的更多解释
雠 chou 部首 隹 部首笔画 08 总笔画 18 雠
(1)
讎、讐
chóu
(2)
(形声。从言。雔(chóu)声。本义应答)
(3)
同本义[respond]
雠,犹应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以言相当也。
雠,对也。--《三苍》
无言不雠。--《诗·大雅·抑》
忧必雠也。--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著之盘盂,属之雠柞。--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
(4)
又如雠祚(在筵席上宾主互相敬酒)
(5)
校对文字 [proof read]。如雠定(校对考正)
雠
(1)
讎
chóu
(2)
(为仇的异体字)
(3)
同仇”。仇恨;仇怨 [hatred]
怨偶曰雠。--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》《三苍》
又众兆之所雠。--《楚辞·惜诵》。注大怨曰雠。”
(4)
又如雠怨(仇恨,憎怨);雠隙(猜忌、仇恨)
(5)
同仇”。仇敌 [enemy]
反以我为雠。--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祁大夫外举不弃雠,内举不失亲。--《左传》
雠校
chóujiào
[proof read] 校雠;校对文字
雠校传记。--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
雠问
chóuwèn
[call sb. to account] 辩论问难
雠
(讎)
chóu ㄔㄡˊ
(1)
校对文字校~。~校。~定(校对并加以考证)。
(2)
同仇1”。
(3)
同等史高与金安上……皆~有功”。
(4)
售,给价。
(5)
应对~问(辩驳问难)。
(6)
古同酬”,酬酢。
郑码nisn,u96e0,gbkf6c5
笔画数18,部首隹,笔顺编号324111214532411121
雠的古汉语解释
雠
chóu
①<动>应答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无言不~。”
②<动>售,卖出去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酒~数倍。”
③<名>仇敌,仇人。《秦始皇本纪》:“属疏远,相攻击如~。”
④<动>校对,校勘。《后汉书·和熹邓皇后纪》:“诣东观~校传记。”【雠校】校对文字。【雠隙】仇恨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往者,匈奴数有乖乱,呼韩邪、郅支自相~。”【雠衅】1.仇恨与裂痕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~既深,互伺便隙。”2.敌人的破绽。潘岳《杨荆州诔》:“将乘~,席卷南极。”【雠夷】形容直视不言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啮缺继以~,被衣行歌而去。”
雠的百科
雠,chou,从言从雔。讎者,以言对之。诗云无言不讎是也。形声,从言,雔(chóu)声。本义讎者,以言对之。诗云无言不讎是也。:应答。出自雠,犹应也。——东汉·许慎《说文》。按,以言相当也。雠,对也。——《三苍》无言不雠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。
雠的英文翻译
enemy, rival, opponent